细说财会人的考试充电路径

来源: 高顿网校 2014-07-14
  他们正在考试充电的路上,努力着、追求着,他们已经一路闯过,曾经迷茫,更多的是自信和坚持,最终化蛹为蝶,取得成功。考试和竞技体育一样竞争激烈残酷,有契而不舍的争取和壮士断腕的放弃;有成功者的欣喜,也有失利的伤感。
  高级会计师“没有捷径”的18年
  罗健(化名)在一家大型国有物流企业担任会计工作18年,2008年获得高级会计师,2009年春节后晋升为财务科副科长。“没有捷径,一步步来。”这是40多分钟的采访过程中,罗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面对记者的十多个问题,他以十多字为一句话,分别简短答复。这名从业近20年的“老”会计人话语不多而稍显腼腆,体现了会计从业者谨慎、踏实、细心的职业特点。
  熟悉罗健的同事告诉记者:“他一直以‘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肯定没有收获’为QQ签名,这句话包含着他很多‘一步步来’的故事。”
  1993年,罗健中专毕业进入目前所在的企业,担任出纳会计。一年之后,他有了危机感:正规院校财会专业加之“社会上多如牛毛的速成会计短训班”,增加了大批会计后备从业人员。会计人才的供求似乎已变得僧多粥少,为了求职、高薪或为了寻求更适合自身的专业发展空间,会计从业人员、财会专业即将毕业的在校生,包括非会计专业的理工科学生选择各类会计考试,通过获得证书,以拓宽就业渠道,证明自身能力。
  “我不断问自己,现有学历能有多大竞争力,一辈子安于做出纳工作?”罗健还意识到会计知识日新月异,政策法规和会计准则日臻规范完善,抛开考试不说,本着称职的专业岗位要求,及时充电对工作大有裨益。
  他在夜校报名参加大专自学考试。“其他人聊天、下棋、打牌的时候,我坚持着复习、做题。”罗健微笑着说,“工作、听课、学习,感觉天天过得踏实、有进步,每通过一门考试,就增添了兴趣和信心。”1997年,他通过全课考试,获得大专文凭。
  1998年罗健考取中级中级会计师资格,他希望五年后发表两篇专业论文,取得高级职称。他的这一计划随着社会上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急剧升温而改变。“几名同学取得大专学历后立刻报考注会,我的心思活络了,这是国内会计界*6水平的考试,通过考试意味着能进入这个行业的精英群体。”1999年,罗健报考《会计》、《经济法》,通过后者;2000年,他报考《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均未通过;2001年,他继续报考上年未通过的两门课程,依然名落孙山,同年,他与女友结婚成家,工作岗位调整为主办会计。
  此时,考试和充电在罗健生活中的位置得重新调整,他忍痛放弃了注会毕业。
  “在一家业务往来动辄以数十万金额计数的国企,工作责任日趋重大,加之双方父母身体欠佳、婚后不久妻子怀上孩子且所在单位离家较远,罗健承担了更多的家务活。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而没有时间保证的考试失利在所难免。”
  更重要的是,罗健根据自身工作内容发现,即使通过注会考试,所学相当部分知识很有可能难以在工作中发挥作用。“当年一同复习考注会的同学,后来凭借两门单科通过的成绩单,进入到一家外资企业,而我所在的国有企业,晋升加薪的依据是中级、高级会计师职称。我重新设定的目标是,等孩子到幼儿园或上学时,应该往职称考试的方向努力。”
  “拜拜了电脑和电视,拜拜了同事和亲朋间的交际应酬,我又要考试了。”2003年12月31日晚,罗健在与一名好友的网上聊天中表示了“立帖为证”的决心。2004年,罗健着手准备专业论文选题,2005年考试复习准备高级会计师考试,2006年通过考试,2007年完成两篇专业论文,2008年12月,罗健在刚刚度过35岁生日之后的一个星期通过了高级会计师评审。
  “这次充电和刚参加工作时相比,感觉更累了:每晚得等孩子睡了才能静下心来读书,已是夜深人静。幸亏有妻子支持,在我准备高级职称考试的几年中,她分担了绝大部分的家务事和照顾孩子的责任。”
  罗健告诉记者取得高级职称晋职前后待遇提升幅度为300元左右,月工资刚刚超过3000元,但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年龄阶段的限制,“学而不厌,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在当代被进一步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最有价值、最受欢迎也最富于创造性的终身教育思想。而身处当今准则、知识不断更新的会计行业,更加深有感触:大脑里积存的知识会产生减值,及时补充新知识正是为计提减值做准备。
  攻克ACCA的路
  29岁的龚玲玲在同行和同龄人眼中,学业和事业均是成功的。她取得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应用会计学硕士学历与学位后,成为国内高校的金融工程博士研究生,同时攻读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研究,在一所高职高专学院工商管理系任涉外会计专业主任,还是一家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董事长。
  1998年,龚玲玲赴澳大利亚求学,此时的她并未对毕业后的人生和职业做刻意规划,只是希望获得会计硕士证书,取得永久居留签证。“考虑到固国外生活学习,所具有的英语优势,我想在学有余力之时。挑战ACCA证书。总是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考试,每次都匆匆忙忙去考了,多亏运气最后通过了。”电话中,她的声音轻松而自信。
  龚玲玲的“好运气”并非从天而降:她的生活中没有逛街、聊天、娱乐,每学期得完成一篇学术论文,这是ACEA课程规定的“硬指标”;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得出学术成果;金融工程博士论文即将开题。放下书本之后,她再到自己的公司,一些文件等着她签字。每天总要到凌晨时分,才有闲暇打开邮箱,回复邮件,她的一天“恨不能变成48小时”。而她在工作、充电、做研究之间自得其乐,仿佛呷一口苦涩的浓茶,而后领略到悠长的甘甜。
  在她看来,会计从业者选择参加怎样的考试,首先要注意甄别准备考试的过程和通过考试后的潜在收益,带给人的财富是不一样的。在学ACCA的第三阶段的课时,其中一门为P5高级绩效评估的课程,考试数次均未及格,而从中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却运用到公司日常工作和管理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ACCA让人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风格上。对时间的管理能力上,抗压能力上得到锻炼,能没有经过这门考试的任强。”
  “试想,有多少人一生遭遇到被雷劈过的意外呢?这个几率是很小的。ACCA考试每年的全球通过率是35%-45%,这是被雷劈中很多次的几率,即便战斗到最后一刻都没有成功,都不能放弃啊!”她告诉记者说。
  谭艳艳在一所高校会计学院担任行政工作,其间于2007年底12月通过ACCA全科考试后,次年攻读会计在职博士学位。在同学和同事眼中,她是个阳光、聪颖、透着灵气的女孩。她的本科专业为英语,大学一年级时,将会计作为第二学位。谭艳艳最初选择会计并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而是完成*9专业的学习相对轻松,不想荒废课余时间,开始涉猎其他专业。
  大学三年级,“看见会计专业的学长们通过CPA或ACCA考试,进入‘四大’有了不错的待遇和发展,自己也将进入‘四大’事务所或外资企业作为奋斗目标。”职业规划逐渐清晰的谭艳艳决定利用本科时英语专业的优势,攻读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的ACCA。2005年下半年注册报名,2006年6月进行*9阶段考试开始,从89分、70分、60分直到50分涉险过关,取得ACCA证书。
  两年时间一次性全科通过ACCA课程,谭艳艳除了得益于良好的英语基础和利用下班时间充足的复习准备,还在于考试时保持沉着、平和的心态以及掌握必要应试技巧。“参加*9次考试前,比较紧张,考场里凝固的空气还有监考老师严肃的表情,特别是感觉身边考生做题比自己快时,更加重了焦虑、紧张的情绪,尽管那次考试前的复习最充分、习题做得最多。”谭艳艳微笑着说,“到后面的考试心态就放松了,不管身边人怎样,聚精会神发挥出应有水平足矣,只可惜为最后一次考试做准备时,工作繁忙占用了复习时间,分数只是恰好达到合格线。”
  取得ACCA证书后,谭艳艳调整了进入“四大”或外企的目标,她决定留在校园里,取得博士学位后教书,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但ACCA的考试经历给我的思维能力带来很大变化,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发散式思维不仅运用于工作中,也渗透到生活。考试之前,让考生认准考场安全通道,以防意外发生的提示,这一从未出现在国内考试的人性化细节,让人惊奇而感动。通过ACCA考试,训练、开拓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感受到由此传递的文化特色、人文氛围,无论从事怎样的工作,都受益匪浅。”
  总结成功经验,谭艳艳认为准备任何考试,不要-“眼高手低”。尽可能动笔练习真题,如一看就懂,一做就错的计算题,在动笔中亲身实践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艰难的注册会计师考试
  现在供职于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陈刚(化名)已记不清何时下定决心选择注会考试,只记得大二时,便开始对注册会计师的难度有所了解,“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他一阵狂喜:难度大,才会有十足的含金量,才值得去考。
  2004年,大三的陈刚报了三门科目:税法,财务成本管理和经济法。初次参考,还未真正理解考试,虽然认真自习,努力看书,做题,并放弃了《经济法》,最感兴趣花费精力最多的《财务成本管理》未通过,只有《税法》以61分通过。
  2005年,大学四年级,他毅然向已签约的公司提出推迟报到的请求,返校租房学习,早八点晚十二点看书、练习,通过了《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后,再去签约公司报到工作。
  2006年,陈刚将业余时间用于剩下的《审计》和《经济法》,均末通过。工作和考试之间,二者不能兼得,2007年他毅然辞职,“在安稳和风险之间,我无情地选择了风险,因为期望高回报!”他告诉记者。
  接下来的日子可以用艰辛来形容吧,在自己租的小屋里,拉开了复习的战幕。在那间小屋,陈刚六点起床开始看书,每天到凌晨三点。有时实在太累,就调着闹钟睡十五分钟。“有句话说得好啊:如果现在觉得累,那就让自己更累一点,就不会觉得现在累了。”每天晚上十点左右总是最倦怠的时候,咖啡一杯接着一杯。有时候十点调着闹钟打算睡十五分钟,但陈刚醒来的时候*9反应看时间,一不小心睡到了12点半,“心里不知有多自责,或许人在强烈的压力之下会潜发出无限的动力吧。”
  陈刚继续坚持着,努力着,不管结果好坏,提醒自己:顺其自然,但问心无愧。
  考完《审计》,还有最后的《经济法》,到考场坐车得一个多小时,必须六点半就出发。考试前一天,陈刚复习到凌晨四点半,睡了一个半小时,六点准时起床,六点半出发,考场外已经有好多人在看书了,“永远都别以为自己足够努力,总有人更努力,更拼命!”
  等到查询成绩的那天,陈刚期盼着又害怕看到成绩。”狠下心看成绩,《审计》68分,《经济法》75分,原来设想过等考试结果出来大笑或大哭,把一年时间中的疲劳、委屈、艰难发泄出来,此时却没有力气大哭、大笑,只想把过去一年中每天亏欠的睡眠补回来。“采访结束时,陈刚对记者说:“是不是没介绍具体的学习方法,可供你刊登?其实,努力就是*4的方法,目的只有一个,方法却很多!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别人的方法看起来很好,但自己不一定实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4的!当我们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退缩,再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再选择再退缩,到最后发现已经无路可退。”
  “注税”梦想在路上
  菁华(化名)在一家IT企业任主办会计。她逐渐接受了所在工作单位月薪1800元、不交社保和医保的现状,不过她的适应只是权益之计。
  2008年,她通过了注册税务师考试的《税法二》,今年她报考了其余的四门,希望至少通过其中的一到两门。准备考试需要充足的时间,现在的工作单位离家不到15分钟的路程,作休时间较为固定,保证了业余复习的时间,且中午两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能让菁华在工作地点也能有闲暇用于学习,于是她在这家小型私营企业拥挤的办公室里,安心工作五个月至今的主要原因。“只要单位继续保证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我会在这里工作直到通过全部注税科目的时候。”
  “今后的会计工作需要财务人员具有财务分析能力,不仅仅是记录会计信鼠,而要提供有力的决策信息。”工作9年来,菁华一直希望依靠自身努力充电学习,以寻找更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中专毕业后,参加工作的最初两年时间,通过业余时间的自修取得大专文凭,她又通过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随后进入一家台资企业工作,实现了参加工作之初,定下的进入外资企业的计划。在这家企业工作的两年时间中,她通过注会考试的《税法》科目,在实际工作中也逐渐成为老板得力的业务骨干,尤其在税务方面,她提出多项合理合法避税的建议,为企业节省了几次为数不少的税费支出。
  然而,《税法》以外的注会其他科目考试中,她经过两次考试后均未通过。2008年,注会考试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菁华认为自己难以在仅剩的两年时间中通过剩下的四门考试,决定放弃。她发现自己擅长于税务,而且很多规模较大、制度健全的企业急需专职税务会计。考取注册税务师具有发展前景,决定转而攻克注税考试。
  菁华一直努力做到考试、工作两兼顾。“一个同学为了准备注会考试,辞职专心复习一年,结果所报科目均未通过。出于现实生活压力,她找到工作先干着,攒够了钱,再考试。这种精神很感人,但从校园毕业了,就有责任自食其力,保证基本生活,而不能以考试的名义,加重家人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所以我始终没有放弃工作。”2008年12月下旬,菁华之前供职的台资公司破产,结束清算工作后,一个月的时间中,她白天奔波于各人才市场,在递交简历、参加面试的过程中度过,晚上回家后看书、做题直到凌晨。
  在所有财会类考试中,她认为对会计人职业职业生涯最有帮助的依然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但我不适合它。只能放弃。选择难度稍小的考试,在行业领域具有较高含金量,通过后能寻求一定职业发展前途,应该也是较为实际的。”
  “审计职称考试也很有作用,审计是监管会计工作的,多数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企业设有内部审计部门,如果能通过这类考试,也能拓展进入各项制度健全规范企业的道路。ACCA、CFA证书含金量也很高,但精力有限,每人知识结构和基础不同,我会选择对就业和职业前途的帮助最直接、最有效的考试。”
  她还认为,考试固然能锻炼很多方面的能力,但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能只会埋头工作,还得抬头做人,具备人际沟通交流能力。这点在实际工作中深有感慨,是书本和考试中没有的,在实际工作和生活的考场中,要学习的东西更多呢。”菁华微笑着告诉记者。
  “通过各类财会类考试,体现了会计人挑战自我、证明能力、改变命运的勇气。”武汉科技学院副教授刘老师除在校内承担CPA专门化审计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外,也同时从事了社会CPA考试培训教育工作,她认为通过考试充电,很多会计人在“认真看书、耐心做题、坚强考试”的过程中,感受到更新专业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的价值。无论目前和未来经济环境如何,只有自身的强大才能应对职业生涯的挑战;只要设定目标并不断追求,就拥有对待工作和生活的阳光、积极、进取的心态。
  而针对部分会计从业人员“通过考试却对找工作、职业发展帮助不大”的想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汤湘希认为,这是一种短视行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愚蠢的。包括以通过考试为目标进行的理论学习在内,构建了完整、系统的理念,以期好的理念来指导实务,但不能全部寄望通过理论教育解决所有具体的会计实务和会计准则问题。理论学习的作用是可以建立理论大厦,对实务和理解具体准则具有指导力和说服力。会计准则和理论博大精深,一定要知道为什么,在理论学习中理解透彻透,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目前的会计工作,知识老化的周期在缩短,知识更新的频率在增加,很多概念出现颠覆性的变化。会计从业人员应将终身教育观念作为工作中的常态指导思想。

 
扫一扫微信,学习职场技巧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职业规划 > 职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