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改变生活 郭永清教授之专访

来源: 中国高顿 2014-07-14

 
  用学术改变生活
  ——专访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郭永清教授
  他曾经说过:“视野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命运。全国那么多会计从业人员,想要从中奋斗出来,就需要提高工作的附加值。”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上下而求索。
  他,就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郭永清教授。笔者来到郭教授办公室门口的时候,正好看见他拖着行李箱,大步流星地走来。那是周六的早晨,前一天,他还在中国科技大学参与学术研讨。有的人,被工作折磨得体无完肤,有的人,却在辛苦中享受快乐,郭教授就是那种积极向上、意气风发的人。
  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生活的环境,受不同的氛围熏陶,个性品质必然不同。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就会接近或超过什么样的人。
  至今,郭教授还记得高中时的英语老师,一位乐观积极的人,在这位老师的教导下,郭教授的学习激情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他甚至一度想要报考小语种专业。同时,在班主任的鼓励下,他也经常阅读励志书籍,通过不断的自我激励,坚持不懈的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东北财经大学。
  刚到大连,来接新生郭永清的是学长陆建桥。在校期间,陆建桥就长于学术研究,1999年博士毕业至今,一直在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司从事会计理论研究和中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定工作。
  两人是浙江老乡,一见如故。于是,在榜样的引导下,郭永清开始了自己的研究之路。1994年第六期《会计研究》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模式的探索》的征文。文章主要分析了微观的核算管理型会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划小内部核算单位,建立分级分权核算管理体系,以及预测、决策、监控体系等。文章最后写道:“笔者系后学之辈,不妥之处,诚望指正。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系。”会计系教师名录查无此人,大家议论纷纷,这个后学之辈究竟是何方神圣。那一年,他还是大二学生。
  此后,郭教授与陆建桥走着同样的路,同样是在东北财大获得本硕学位,在上海财大获得博士学位。
  遥想当年,陆建桥是辽宁省十佳大学生,而郭教授是博学多才的百炼之钢,这不是刻意的追求,但却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大道上荆棘丛生
  每个人都想取得成就,然而多数人不够努力,唯有意志坚强的人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郭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坚定的人。
  2000年,正在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制度二处实习的他将工作与博士毕业论文结合起来,撰写了《新中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变迁研究》,“试图从会计核算制度变迁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会计界的一个问题:我国的会计是否具有中国特色?我国会计到底走向何处?”
  郭教授以1958年、1978年为界,划分三个阶段,系统整理史料,总结经验教训。在总结曲折发展阶段的教训时,文章认为,不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会计在一些最基本的方面,却没有根本的不同。“天下大治计先治”,冲击和破坏毕竟证明了这一条真理,也算是实践出真知。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市场经济下,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将主要按“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也就是说,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一一般规律往前发展。在展望中,他期冀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进一步统一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彻底打破行业、所有制和内外的界限,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郭教授说:“会计管理体系、准则、制度的变化,是经济管理的基础。没有会计的计量,其他的,就都是空中楼阁。”
  谈及著书立说,他坦言,一开始,有为了论文发表和顺利毕业的考虑。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郭教授开始综合考虑兴趣和影响力,希望能够游历四方,深入企业,创作出对实务有切实帮助的文章。
  在自己擅长的企业内控系统、全面预算管理、会计准则国际比较、金融机构会计制度等研究领域,郭教授认为,“我国的理论落在实践的后面”。他很推崇管理大师德鲁克的研究方法:先对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和观察,在咨询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在这种观察和互动中形成深具洞察力的观点。
  他说,“1943年晚秋,受通用汽车副总裁唐纳森?布朗邀请,30多岁的德鲁克开始对通用汽车进行政治和经济学研究,以为二战后的通用汽车提供建议。将近两年时间里的考察和调查后,1946年,德鲁克撰写《公司的概念》一书。通用汽车对于德鲁克的帮助也让后者开创了现代管理学。会计是一门实践的学科,从实践中来,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我们现在很多研究内控的文章和著作,对于企业的实践就研究的不够。
  内控是体现在业务流程中的,制度是内控的一部分,流程需要以制度为依据。然而,我国的企业管理和内控往往是‘两张皮’。民营企业一般有动力做好内控,因为此时做内控是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而其他企业做内控则动力不足,因为内控会减少一把手的权力,权责明确、规范运作会使权力变少、灰色地带减少。
  但权力必须平衡,业务必须规范,企业才能良好的运转。风险管理要实现全员、全过程,单位所有资源都是企业控制的,要将权力控制在单位而不是控制在个人手中。工作流程必须要流程化和标准化。”
  “同行开玩笑说,现在多是饭碗研究,为了出成果,为了生活而去研究。我希望自己的研究要对未来发展和实际工作有用处,要接地气。”这也呼应了经济学大师熊彼特的名言:“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
  “天天快乐”
  李鸿章曾经在晚年手书一帧条幅,上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下联: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横批:天天快乐。郭教授此时眉欢眼笑,又淡定自若,我们也顿时觉得他就是一个“天天快乐”的人。
  郭教授善养生,对《黄帝内经》等很有研究。我们刚跟着他走进办公室,他就开始烧水,并告诉我们,人必须要多喝水。在学院内,他还给同事们举办过专题养生讲座。
  抚今追昔,他说,人一定要有几个“贵人”,博士期间的导师孙铮教授,还有夏大慰院长和李扣庆院长,都给予他很多帮助。他们的人格魅力,以身作则的精神和包容心,宽广的视野和大局观,让他一步步成长。
  本文来源:中国高顿网,原文发表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4年院刊《WE》。

 
扫一扫微信,学习职场技巧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职业规划 > 职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