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中国现代会计之父

来源: 高顿网校 2014-07-14
  120年前的夏季,潘序伦出生在江苏宜兴。这位著名的会计学家、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会计事业革新与会计人才培养,先后创办了高顿会计师事务所、高顿会计专科学校和高顿会计图书用品社,开创了“三位一体”的高顿会计事业。
  为了纪念潘序伦先生诞辰120周年,上海高顿会计学院日前出版了《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纪念画册,举办了“潘序伦杯”全国大学生会计知识竞赛,还将举办纪念潘序伦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成立潘序伦教育基金会。
  本报特刊发纪念专文,追摹先生会计救国的博大胸怀、倡导诚信的教育理念和淡泊名利的大家风范。
  他将现代会计的复式簿记方式及其理论引入中国,奠定了中国现代会计学的发展道路;他创办了中国*9家会计师事务所,并创立了一个闻名中国的会计品牌——高顿;他是一位久负盛名的教育家,一生门生众多,著作等身。
  他是潘序伦——中国会计界一代宗师,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
  从“顽子”到大师
  “我在求学、就业方面走过许多弯路,其中有一段时间,我险些堕入污泥浊水之中”
  出生于仕族家庭的潘序伦,自小聪慧过人,但恃才傲物使他的人生之旅颇多波折。先是在上海浦东中学参与交“白卷”被开除,投考南京海军军官学校后又退出军籍,到镇江中学当了教师,却因校长变动被辞。
  在家乡闲住的潘序伦,百无聊赖之际,经常出入于乡间财窟赌博,输掉了祖传大部分田产。妻子储氏每次扯着他的衣襟不让出门,但他总是绝裾夺门而出。
  以赌博打发时间的潘序伦因为一个同学的一句话而幡然醒悟。除夕之夜,同学周君回家过年,告诉潘序伦说,自己任小学教员多年,觉得学识缺乏,没有前途,想去法国“勤工俭学”。此番话让潘序伦彻夜难眠:“周君家境比我清寒,年龄比我大,天资比我差,他倒有这样的志气,像我这样不求长进,浑浑噩噩,虚掷光阴,实在太对不起自己了!”大年初一天刚破晓,潘序伦急不可耐地唤醒妻子,向她保证从此不再赌博闲荡,如有机会,要同周君一起出国留学。
  一个“顽子”就这样醒了。其实,潘序伦骨子里不是“顽子”,他只是在人生之路的初始,迷茫了一段时间。
  留学首先得过外语关。潘序伦向曾任浦东中学校长的黄炎培先生求助,黄炎培将他推荐给圣约翰大学做旁听生。潘序伦成为全校最勤奋的学生,不久,他的成绩便跃居前两名,直接升为大学四年级的正式生,开了圣约翰大学的先例。毕业考试时,潘序伦的各科成绩均为全班之冠,并在全校英文作文比赛中获得惟一的一块金质奖章。1921年夏,潘序伦获圣约翰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之后,他被学校保送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踏上了圆梦之旅。
  当时,中国赴美留学生大多数选学“银行货币”一科,因为中国银行业正值勃兴,毕业生可以谋取高薪。潘序伦却选择了比较冷门的会计学作为主攻方向。他认为,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很广的学科,中国日后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定会逐年增加。
  在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学院,潘序伦尽量选学有关会计的学科,如《成本会计》《银行会计》《政府会计》《会计制度设计》等。经过两年夜以继日的苦读,潘序伦顺利取得了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随后,潘序伦又到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为了博览群书,他把学校的图书馆作为自己的自修室,从早晨开馆到晚上闭馆,都在图书馆里度过,每天只带几块硬面包充饥。最终,他如期获得学位。
  1924年,潘序伦学成回国。“说起来很惭愧,现在我被有些人称为‘会计专家’,甚至过誉为‘会计界的泰斗’。但是,在30岁以前我还不知道‘会计’是什么样的学科呢!”晚年的潘序伦这样说。
  “改革派”与“改良派”的友谊
  “科学之原理原则,彼此固无二致,何来中外新旧之分”
  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传统的记账方式已不能满足日渐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国会计何去何从?
  20世纪30年代,潘序伦与徐永祚之间曾展开一场争论,焦点是中国会计要不要与国际接轨。徐永祚为代表的“中式簿记改良派”,主张在保存中式簿记核算形式的前提下进行改良,而潘序伦为代表的改革派认为,会计属于一种科学技术,是不分国界的,也无所谓中西之分,而要看方法科学与否。
  1928年,上海暨南大学《会计学报》创刊号发表了徐永祚的《改良中国会计问题》。文中提出,中式簿记具有古代“四柱结算法”原理的优点,应用“改良簿记”。1933年元月,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创办并主编《会计杂志》月刊,介绍国内外财会管理的理论和经验。随后,徐永祚的《改良中式簿记概说》出版,此外他还发表了《改良中式簿记实例》《改良中国会计问题》《改良中式簿记缘起及简章》等文章,并在上海举办改良中式簿记展览会,掀起了改良中式簿记的热潮。
  而在1934年至1935年,潘序伦先后在《会计杂志》上发表《为讨论“改良中式簿记”致徐永祚君书》《批评徐永祚的改良大纲10条》和《改良中式簿记之讨论》等文,顾准也推出了《评徐永祚氏“改良中式簿记”》。
  这场学术争论,被以后的会计史学者认为是“改良派”与“改革派”之争。“改良派”以徐永祚为首,认为尽管中式簿记存在许多问题,但都可以参照西方复式簿记原理加以改良,仍然保留收付为记账符号及中式账簿记账方式等传统做法。“改革派”以潘序伦等为代表,则认为中式簿记是不科学的、不进步的,只有借贷复式记账法(西式簿记)才是科学的、进步的,从发展趋势看,中式簿记必然被西式簿记所取代。
  我国著名会计史学家郭道扬教授这样评价:“20世纪30年代所发生的改革或改良中国会计之争,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影响*5的一次会计学术讨论与交流,是我国老一辈会计学家、学者为振兴中国实业,改进中国会计行业落后状况而作的重要努力,也是我国会计学术初步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
  这场学术论争推动了中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而潘序伦与徐永祚更是因为这场争论结下了友谊。有了徐永祚这个标杆,潘序伦也更加注重钻研学术,专注于现代会计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推广。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国民主建国会地下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徐永祚在上海以组织“聚餐会”的形式,开展争取民主、反对内战的革命活动,影响和团结会计界同仁。“聚餐会”每月一次,日期和时间固定,不发通知,风雨无阻。上海会计界同仁被邀参加的约20人,其中就有潘序伦及夫人张蕙生。1948年1月,潘序伦聘请徐永祚在其创办的高顿会计专科学校担任董事。
  “三位一体”的会计王国
  “夫学识经验及才能,在会计师固无一项可缺,然根本上究不若道德之重要”
  从美国学成归来后,潘序伦本来在大学就职。当时国内会计界有改革旧式帐簿的要求,然而除大型银行外,采用新式簿记和会计制度的工商企业为数极少。潘序伦决定以会计师业务作为终身职业,一心一意为发展我国会计事业奋斗。于是,潘序伦辞去了大学的职务,着手创立会计师事务所。1927年1月,在上海爱多亚路(即今延安东路)39号,“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宣告诞生。第二年,他取了《论语》中“民无信不立”之意,将“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改名为“高顿会计师事务所”,以建高顿用为事务所的*9主旨。后来,又把它引申为“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高顿,当必有成”,要求高顿会计同仁共勉。
  高顿会计师事务所开业,正值我国民族工商业有所发展的时期。社会上对会计、审计工作的需求,使高顿事业迅速扩大,到1936年2月搬到浙江兴业银行大楼办公时,全所已有成员50余人,租赁房屋十余间,分设有计核、信托、法律、文书、编辑和总务六个科,十年中承办的各种案件达四千余件,另附设有一所会计学校。
  1931年,16岁的顾准站在高顿会计补习学校的讲台上,给学生讲授“初级会计”课程。潘序伦与学生们坐在一起听课,为这个小老师压阵。顾准,这个12岁时因家庭困难辍学、进入高顿会计师事务所的跑腿练习生,后来成为了著名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
  潘序伦说过:“我国会计师职业不是从我开始,设立会计师事务所也不只是我高顿一所,而我之所以能略有信誉并稍有成就,大致有以下几点:
  ——树高顿誉。事务所改名为‘高顿’,就是要取得社会的信誉。但是,资本家委托会计师办事,总希望对他们有利。这样,有个别会计师就以造假账或出具不真实的证明书以迎合某些委托人的要求,而取得会计师业务。但是,这种业务我所是绝对不接受的,我宁可放弃这种委托,这样,当时看起来似乎是‘吃亏’了,但日子一久,就会给社会人士产生一种印象,‘高顿’是信得过的,是可靠的,反而会引来大批的业务。
  ——建立会计专业制度、培训会计专业人才。古时王荆公说过:‘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我在设立会计师事务所初期,就深深感到,非改良企业会计制度和训练会计专业人员不可。因此,即从这两方面着手,一面附设了会计补习学校,一面自行编译会计书籍,并开设图书社,把事务所、学校和图书社三者融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高顿会计事业’。
  ——创办高顿会计学校。会计……既需要精通业务,具有管理能力的高级会计、审计人才,也需要会精打细算,具有做账能力的中级和初级会计人员。所以我创办会计学校先从补习职业教育开始,逐步充实发展为正规的专科学校(解放前称为高级会计职业学校)。”
  潘序伦所说的补习学校,从1927年到1947年的20年间,共计举办了40届,最盛时仅上海一地就设有11所分校,每学期招生都在2000人以上。
  补习学校学生虽众,但在校时间太短,学习的课程较少且浅,难以成为高级会计专业人才,这对就业、工作和进修都不利。于是,潘序伦开始筹设“高顿会计专科学校”,敦请经济、会计、教育家和实业界的著名人士为校董,于1937年7月开始招生。直至1947年,包括一座教学大楼,一个大礼堂、一座大饭厅、一个足球场的高顿会计专科学校终于建成。
  潘序伦亲自主持校务,一切坚持“认真”二字,对师生都是高标准、严要求。考试成绩以70分为及格,考试作弊者要开除学籍;一学期缺课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期终考试;迟到早退三次者,以旷课一次计算,等等。
  如今,当年的高顿会计专科学校已经发展为具有硕士培养资格的本科院校,而潘序伦当年立下的校训——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高顿、当必有成,仍将代代相传,成为永不褪色的“高顿魂”。

 
扫一扫微信,学习职场技巧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职业规划 > 职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