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勋:半世囹圄 一生跋涉

来源: 高顿网校 2014-07-14
  编者按:2013年5月20日,“会计口述历史”项目组对90高龄的厦门大学常勋教授进行了1个半小时的视频记录,常老硕士生、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委员会主席陈箭深,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黄世忠副院长及信息部,常老的家人常煊、常亮等为本次口述提供了协助。本文系根据采访视频速记稿整理而成,已经常老审核。有关会计口述历史详情,请点击这里,或编者按:2013年5月20日,“会计口述历史”项目组对90高龄的厦门大学常勋教授进行了1个半小时的视频记录,常老硕士生、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委员会主席陈箭深,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黄世忠副院长及信息部,常老的家人常煊、常亮等为本次口述提供了协助。本文系根据采访视频速记稿整理而成,已经常老审核。有关会计口述历史详情,请点击这里,或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会计口述历史。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会计口述历史。
  他在青壮年时身陷囹圄,他在天命之年重返讲台、著书立说,他在七十岁高龄开办会计师事务所,创建华厦职业学院。他在中国会计、审计改革开放征途上老骥伏枥,志于千里。这是一段横跨九十年的漫长岁月,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十年浩劫到改革开放。厦门常勋先生家中,我们的视野随着这位90岁老人的回忆延伸到远方,那是一个会计学者在时代变迁的大潮中,用生命承载的专业传奇故事。
  圣约翰的记忆
  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圣约翰大学。这是一所美国教会学校,在当时的上海,爱国青年们不愿意就读汪伪政权下的国立大学,让国外教会大学的招生繁荣起来,常勋也就走进了这座美国教会学校学习会计。这段求学经历是弥足珍贵的,也是他后半生重新开启事业之门的一把钥匙。
  “圣约翰大学当时的经济系的主任叫赵绍鼎,那是有名的会计专家,所以我就因为进了圣约翰,赵绍鼎又是系主任,因此就学会计了”。在圣约翰大学里,常勋遇到了他的恩师赵绍鼎先生,并在毕业后追随着他一路在华东军政大学共同学习,又辗转山东财经学院去教书。
  恩师难忘,当我们问起在他老人家一生中最难忘的人时,他的回答是自1953年就无缘再见的赵绍鼎先生。显然,这位在“十年浩劫”中含恨离世的老师一直让他耿耿于怀,不能忘记。是啊,青年时代的相濡以沫,乱世之中的两地相隔,那些音信渺茫而久别不能重逢的朋友怎么能不成为人生中最刻骨的追忆呢。
  在采访中,常老向我们介绍说,从教材到授课,圣约翰大学的教学是全英文的。也许那时候他并没有想到,这段坚实的英语学习,带给他的人生影响是祸福相依的。翻译工作一方面是他背上反上革命罪名锒铛入狱的诱因之一,但另一方面又成为他后半生事业中的福音,常勋后半生事业的辉煌成就与英文优势一直密不可分。
  2013年5月20日,厦门常老家中。视野“会计口述历史”采访常老,从左至右: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管理委员会主席陈箭深,常老的学生;常老;视野网负责人歪C歪。
  身陷囹圄中的劳动生活
  “半生坎坷,我这一辈子做过两次牢,日本人的牢房,还有就是人民政府的牢房。做过两次牢,判过两次刑。”这是常老对自己前半生的评价。
  也许这是那个时代的人特有的烙印吧,打过鬼子,也蹲过冤狱,这样的经历是我们这些后辈所无法想象的。在追忆这段历史的过程中,他只是那么平静的诉说着,不知道是因为太久远了,还是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当时厦门经常有空袭警报,紧张的时候,上课不在教室里面上,就南普陀后山有十多个山洞,那个山洞都不小,就在山洞口上课。”1953年,常勋在山东财经学院解体后,被分配至厦门大学任教,常老的这段描述是他初到厦门教学的真生活写照。在时局慢慢稳定下来后,常勋的事业似乎也开始起步,1955年他已经成为厦门大学中为数不多的讲师之一。
  似乎这位年青的教师,已经叩响了幸福生活的大门,但还没等他走进去,突然间已经是风云突变。1958年,常勋在肃反运动中被捕,六年后,虽然刑满释放,但因为厦门在那个敏感时期属于海防前线,所以他仍然被留滞在龙岩劳改农场就业。“那个时候怎么学习呢?”当我们问到这样问题的时候,老先生说,“哪有什么学习,没有学习”。
  那是个劳动的场景,在龙岩溪南煤矿,这位饱读诗书的学者,过的是一天天挑煤、装煤的日子,“一天装一百八九十车,人都要累倒下去了”,常老这样说。
  三十岁至五十岁,一个人最宝贵的青壮年时代就在这种日子中消磨殆尽,没有书,承载生命能量的只有汗水,很难想象在那些日子里,人们寄托精神的又是什么呢?谈及此处时,这位老先生显得很乐观,“我这个劳动锻炼还是非常过关的。”
  重拾讲台荣耀 埋头著书立说
  近20年后的1976年,常勋落实政策后被遣返回厦门,终于回到他熟悉的校园,但是因为当时文革刚刚结束,学校里对他这个曾背着反革命罪名的人还存在一些异议,所以只被安排到资料室工作。在资料室,他开始重新拾起专业,并利用自己的英文特长组织编写了《经济资料译丛》。这本将外国的经济理论翻译过来的杂志,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13年,常老的书房
  再次走上讲台是四年之后,当时国家在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办了一个培训班,并从全国抽调会计学者。在这种机遇下,常老跟随厦门大学的葛家澍、余绪缨两位老师一起到了大连,并在那里认识了他合作伙伴:对外贸易学院的陆祖汶。这次相识也成为两人在后期合作翻译出版《国际会计》的机缘。
  走上讲台不久后,因为中国与加拿大的合作项目,常老又获得了去加拿大学习深造财务会计的机会。当时国家高教部在全国物色人才,教育部系统去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厦门大学的常勋。经历这次旅程归国后,系里安排他去开辟国际会计的教学。慢慢的,他主攻的会计专业方向逐渐明朗起来。
  当时的大学,专业划分并不像现在这样细致,很多情况都是待学生完成基础学业后,在研究论文的阶段才开始有所谓的专业方向定位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虽然并没有一个准确的专业定位,常老在他的工作领域中,通过培养出这个方向的人才,逐步的明确了国际会计专业的定位,并正式以这个专业的名义招收研究生,常勋也就成为我国率先招收国际会计硕士的研究生导师。
  他在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说:“回来之后就是搞财务会计,本来余绪缨老师是希望我去搞管理会计,这样出去转一转回来,葛家澍教授希望我去搞财务会计。那时还没有什么国际会计,但是我在财务会计这个领域里面研究的方向现在讲起来就是国际会计了,就是搞国际之间的对比,这样一个研究方向。那么后来会计国际化了,才要运用国际会计这个名称了。”
  80年代,讲授成本会计
  教学工作开展的同时,常老在那个时期出版编制了很多与国际会计相关的文章及书籍。1984年开始,《会计专业英语》、《西方财务会计》、《中外合资企业会计》陆续出版,均在业界产生极大影响。八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国家开始重视并推行双语教育、并开始对中外合作经济业务的会计问题进行立法,所以这些书籍成为在当时奇货可居的教学资料,发行量也不断增长,其中《会计专业英语》即取得了一年近二万册的发行量。
  开办事务所 创建华厦职业学院
  八十年代末期,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立法进程还未起步,那时的大学院校中,兴起一股会计系创办会计师事务所的潮流。在当时最有名气有三家,包括上海财大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厦门大学会计师事务所、辽宁财经学院(现东北财经大学)的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其中的厦门大学会计师事务所就是由常勋创办的。
  “我记得是1988年12月10号成立的,厦大所注册资金应该是三万块钱,三万是厦大自己会计系创收的一笔收入。拿这三万块钱注册,地点就是当时经济学院二层。”1988年至1998年,常勋一方面仍然在厦门大学担任教学工作,一方面主持管理着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那时候事务所的业务人员也都是学校的老师兼职去做,*9笔业务也是老师介绍来的。
  在中国资本市场起步初期,大学里创办会计师事务所,是注册会计师这个新兴的会计审计服务行业的一股知识催生力量。学者们通过开办联谊会、探讨行业热门议题的方式把讨论结果记录下来公开发表,这些资料积累下来,也就成为那个年代审计行业指导实务的理论雏形。几年后,财政部正式成立了独立审计准则起草小组,当时中方专家咨询组的委员也就多半来自这一时期活跃的专家学者们。常老也积极的参与到审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去,并从第三批审计准则制定开始担任中方小组的负责人。
  1998年,参加财政部独立审计准则中方专家组
  就在常勋管理厦大会计师事务所,并参与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立法的这段时期,又一个任务接踵而来。那是1992年,当时的厦门市政协从为民办事的角度出发,准备成立一所民办职业学院,时任厦门市政协主席的蔡望怀先生希望常勋能够承担起组建这个学院的责任。此时,年近70岁的常勋身兼数职,婉言谢绝。蔡先生三顾茅庐,在最后一次冒雨再访敬贤楼(当时常老在厦大住处)时,终于使常勋万难再辞,接下了这个任务。
  蔡望怀先生对常勋负责创办华厦职业学院的期待是有先见之明的。学院创建初期,从资金、招生到校舍筹建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却因为常勋的影响力,聚集了一批有才干的师资力量,在各方努力之下才使得这个民办大学的新兴事业生存并发展起来。
  常老回忆说:“当时聘请的师资在厦大来讲,也是属于一流的”。尽管常老在采访中并没有多谈当时办学困难,但我们仍然可以想象在那个时期,在人们对民办教育还缺乏理解和认识的背景下,常老是如何为这项事业鞠躬尽瘁的。
  九十年代,初创华厦学院
  采访期间,时值常老九十大寿,宾客满棚,常老也非常欣慰。
  人生百年,跨越时间的长廊,回首之间已然风云变幻,风起云涌中那些记忆在依稀仿佛间,又再一次的沉浮于眼前。大概在常勋的人生旅程中,多半都是服从安排,重返教育是服从安排,专业选择也是服从安排,创办事务所、创建华厦学院都是服从安排,只是在这种被动服从之下,他却主动把创新的火花赋予到每项事业当中,在多项会计事业上开历史之先河,不惜余力的为会计、审计事业的发展奠基。弹指一挥间,风风雨雨的九十年过去了,当我们问及他对后辈的期望时,他说:“好好工作,报效祖国”。

 
扫一扫微信,学习职场技巧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职业规划 > 职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