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5年经验老会计的自述(四)

来源: 高顿网校 2013-07-29
  我刚到深圳这个公司面试的时候,别人问我有什么要求。我就提了一条,希望留在总部工作。我原来在广州的时候,是分公司。经常看到总部来人,觉得非常威风。呵呵,所以就有了这个私心。可是这个公司组织结构不一样, 分公司的人有很多级别比总部的人还高,下面根本不听上面的。我以后还要讲讲财务集中化的问题,这里就不说了。因为我才去的,下面分公司更不听我的。我们这个部门要管理资金调度,可是下面人不听,有一次就出事情了。
  我前面说我们每天要大量的支票出去。那天公司帐上面已经没有钱了,我再次催促了分公司。他们答应汇款,但是还没有到张帐。我就和领支票的人说了一句,希望他们第二天再去存支票。我本来出于好心,可是这个供应商就投诉到总裁那里。我的财务总监,暂时就叫他L吧,二话不说,就把我供出来了。而且恶狠狠的对我说,小心炒鱿鱼。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对,可是我也是出自好心阿。现在一般我的同事如果出了什么差错,只要不是故意的,我一般都会在领导面前承担责任。L这样的领导,我是很看不起的。当然,在这里我也不是想说他坏话,毕竟他是我的领导。不过大家可能都知道,大的外企业国企一样,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总是养着一些没用的人。L是个香港人,对大陆很多规章制度不熟悉,做了很多不符合规定的事情。我后来做了很多事情就是帮他们擦屁股。这个以后再说。据我所知,现在L还在原来那个公司工作。不过说句实话,他现在也很难找到公司按照那个公司的待遇付他工资了他基本上是做哪个部门,哪个部门就表现不好。原来他的下属已经和他同级了,原来他的同事都作他领导了。不过他还是在那里混日子,呵呵。其实也挺好,如果哪个公司愿意付我那么多钱让我混日子,我也干啊。
  我来了公司一年,同时来得一些同事就已经升职了。由于公司业务发展很快,升职机会很多。干了一年多,温饱问题慢慢解决了。于是对前途又开始迷茫了。看着别人升职,自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看着别人经常向大老板汇报工作,自己心里酸酸的,因为我觉得自己并不比他们差。我前面也说过,我的CFO对我印象不是很好,这个可能也是我无法升职的原因。
  后来公司业务发展很快,于是招了一些助理总监。我的汇报对象就改成助理总监了。我的*9个助理总监,就叫她F吧。他对我很不错,因为工作接触比较多,他也慢慢了解我的能力。他只干了一年多就出国留学了。但是他在我的CFO那里说了我很多好话。这个是后来我的CFO告诉我的。可能他也慢慢在改变我的印象。
  由于总是没有升职机会,我又开始琢磨找工作。但是深圳的工作机会很少,而且我的工作经验也少,所以面试了几次也没有成功。干满了两年,我依然没有升职,对前途和命运又开始迷茫起来。不过今天回过头去看,没有跳槽或者没有跳成槽,对我来说也许时间好的事情。我在那里前面两年没有升职,但是后面三年每年都有升职。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耐心其实也是一种美德。有过几年工作经验的人知道,一个人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有一部份是可以在不同公司之间轻易转移的。但是有一些是无法转移的。比如对会计准则的了解,是在任何公司都可以用的。但是对于一个公司特有的业务系统、专有名词和人脉关系等等,很多都是无法转移的。如果你去一个新的公司,意味着你以前的积累都白费了,需要重头再来。所以有时候,等待也不失为一种战略。
  看到很多人问英语的问题,我本来准备以后再说,那就提前说了。我个人觉得我学英语和很多人都差不多,应该可以供大家参考。为什么我说和大家差不多呢,因为我比较内向,说的做作一点就是害羞。到今天,我还是没办法和中国人说英语。以前搞什么英语角什么的,我去过一次就不再去了。我实在没有办法和一个会说中国话的人说英语。所以,对我来说,英语就是一个工具,是一个工作上与人沟通和交流的工具。有时候我老婆让我和她说英语,帮她提高一下英语水平,我除了说一句hello以外,其他再也说不出口了。本人不是民族主义者啊,但是现在还特别讨厌那些假洋鬼子,明明都是中国人,还在那里叽里呱啦说英语。另外一点我和大家也一样,就是我没有很高的语言天分。照理,我在广东住了5年多,可是我到现在也不会说广东话。所以基于这两点,我觉得也许自己的经验对大家有用处。
  我们这么大年纪的人,很多都是从小学5年级开始学英语,把大学前两年算上,一般都学了10年英语了。不过我大学毕业了,也没有办法和人对话。但是我自己觉得自己的语法基础还是非常扎实的,所以我的阅读能力比较强。打个比方,我2002年考托福,我的语法题全对。嗬嗬,这个是让我自豪的地方。所以我觉得学英语,基础扎实也是有好处的。但是不一定所有人都同意我。有的人就不从语法学起。反正这是我的经验,仅供参考。我大学六级也过了。说个题外话,我们因为是学会计的,班级里面一般都是女生。呵呵,有人该羡慕了。毕业的时候,女生基本都过了6级。男同学过6级的凤毛麟角。不过我想现在的大学生应该比我们那个时候强多了吧。
  前面我说到我辞职以后在一个南方小城市工作过,老板是个外国人。但是由于他不是美国人,口音比较重,所以和他交流还是很费力。不过他很忙,经常不在办公室。和我的交流也仅仅限于财务和报表方面。而且那个公司比较小,没有什么多少财务分析方面的工作,他也就不是太在意我的英语能力了。那个时候,我觉得他讲话我差不多能够听懂一半。后来去了广州。因为那个是分公司,都是中国人,老板也只是个新加坡人,所以锻炼英语的机会比较少。
  我英语真正开始提高是从去了深圳以后。当然,就像我前面说的,前面两年多也没有什么地方用到英语的。公司后来决定要上一个系统。很多在外企干过的人都知道,一般外资企业非常依赖于信息系统。如今你去一个新的公司,*9天就是要帮你把邮箱设置好,帮你把系统里面的权限设置好。但是一般大的公司,信息系统都有严格控制。新的系统的开发一般都控制在总部那里。所以搞新的系统,也就意味着你要和你的总部打交道。一开始的时候当然是很兴奋的。不过我想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和总部打交道那是非常折磨人的事情。
  我刚去那个公司不久,公司也有一个新的系统上线。但是那个时候没有人想得起来我。我经常早上来上班,看到一大堆人开完会刚散会,就特别羡慕他们。因为时差的原因,一般和美国开会不是在晚上就是早上。不过你现在再让我和他们开会,我就头痛了。一般能躲就躲。但是年轻人总是希望能够得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也许这个也和围城差不多,没有让你去做的时候,你想去做。但是让你总是去做,你可能也就厌烦了。
  闲话少说,因为这个系统上线,给了我机会和美国总部的同事打交道。这个对于我的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当然,今天说学习英语的事情,这个以后再说。一般我们每天早上和美国总部开会去研究讨论问题。一般,我的老板都在。这个时候,原来的财务总监已经不管我了。管我的是原来面试我,我不愿意做题目的那个人,我们叫他T吧。一般情况下,都是他发言。他比较年轻,精力也非常充沛。所以我们很多都是旁听和提供帮助而已。有天早上,他打电话给我,说他有点事情,那天开会来不了了,让我自己搞定。我立刻浑身冒冷汗了。我行不行啊。于是干鸭子上架,勉强开始开会。那天开会的具体情节我记不得了,但是我记得,我非常非常紧张。一个问题,经常问两遍,希望自己不要误解了。但是那个也是一个开端,从那天开始,我就习惯了自己独立和他们开会,而不需要领导在一旁监督了。可能是万事开头难吧,慢慢就习惯了。
  所以我总结一下自己学英语的经验:*9语法基础比较扎实。第二,我阅读量比较大。我大学就开始看读者文摘。那个时候在上海外文书店卖的盗版书,很便宜。有些年纪大的人可能还记得。外文书店一个角落里面,上面写着外国人免进。现在保护知识产权,早就没有这个了。不过现在网上很多可以下载的。我买了3期合订本的。一开始看非常吃力,经常要翻字典。这里有一点我想说一下,有的专家建议看英语,不要翻字典,尽量去猜。我觉得不是这样。我认为,只要碰到生词就应该去翻字典,然后在旁边作注释。这样你会加深印象。下次碰到也许你还不认识,还要翻字典。但是翻过7、8遍,你自然而然就记住这些单词了。一开始看读者文摘,我满篇都写满了注释。而且看一篇,需要很长时间。但是慢慢坚持下来,翻字典的频率就慢慢少了。看到最后的时候,书上已经很干净,没有什么注释了。通过阅读可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我到现在还认识很多单词。但是我从来没有背过单词。当然这样也有缺点,你让我汉语翻英语,也许我记不起来。但是读英文,我能认得很多单词。大家不要忘了,你有了足够的词汇量,口语才能够得心应手。
  第三条,考AccA对我也有很大帮助。因为考试都是要写英语,所以有时候我不得不把大段大段的背下来。而且AccA帮助我掌握了很多专有名词。所以想干会计的不妨试试看。
  第四条,就是要有语言环境。就像我一开始工作,没有什么地方需要英语,英语水平也就没有多大提高。后来,因为工作需要,也是因为有压力,英语也就慢慢提高了。另外,我在国外生活过的一段时间,加起来大概一年左右。有一段时间,非常无聊,我就每天晚上借录像来看。潜移默化,也提高了英语能力。其实现在网上面很多美剧下载,有那种双语字幕的,我觉得看得多了,也很有用处。
  第五条,考试其实也有用处。我考托福和GMAT也对我提高英语有不小的作用。托福那个时候800多,GMAT1200多,我心疼钱啊,所以肯定是要努力复习的。
  七七八八讲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用处。另外这个是我的自己的经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用,大家作为参考吧。
  未完待续......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职业规划 > 职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