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安全隐形杀手:应收账款激增5成

来源: 高顿网校 2014-09-03
  2011年年报发布已落下序幕。投资者倾向于关注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而忽视其安全性。在这里,我们要重申,财务安全价值的重要性。
  在上市公司的财务安全价值体系里,有一项指标和业绩密不可分。它是上市公司的利润命脉,无奈常常以欠条的形式存在,如果无法收回再好的业绩也是镜中之花,上市公司的资金面常常受困于它。迫于安全性的考虑,企业还常常要为它做“拨备”,因此净利润难免被侵蚀。(作者:吴爱粧)
  它就是应收账款,事关你的钱袋和财务安全。
  营收增速回落12%,应收激增5成
  从披露的年报数据来看,2011年2381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计224269亿,同比增长23.42%。而在2010年,这2381家上市公司实现了181719亿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为35.40%。相比2010年,2011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速已回落近12个百分点。
  在营业收入增速放缓之际,与之息息相关的应收账款则呈现出持续飙升的态势。2009年至2011年,这2381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总和分别为9676.55亿、12542.5亿、19117亿,逐年增长了26.23%、29.62%、52.42%,以2011年的增速最为迅猛。
  从绝对数值来看,应收账款规模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依次为:中国平安、深发展A、中国中铁、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交建、中国中冶、中兴通讯。从这10家公司所处的行业看,建筑建材业占据了半壁江山,金融服务、采掘、信息设备行业各占2席、2席、1席。
  建筑业占据5席,说明企业的经营资金受地产调控、铁路投资降温大背景的影响较大。如截至2011年末,中国中铁的应收账款为963.45亿,增长18.26%,公司表示“信贷紧缩,部分项目业主资金困难,工程结算款支付滞后”;中国建筑2011年期末应收账款金额为660.2亿,同比增长37.2%。
  如果剔除营收规模因素,从赊销比率(应收账款/营业收入)的角度来分析,近三年来,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已经从2008年的3.37%扩大到2011年8.52%。
  具体到公司而言,2011年有440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占比超过了30%,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过半的公司有163家,有19家公司的应收账款甚至超过了营业收入。
  其中应收账款占比*6的上市公司是绵世股份。2011年绵世股份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1.48亿,比2010年减少7269万,但营收比例仍然高达1880%,在2381家公司中位居榜首。翻看往期年报可知,绵世股份历年的赊销比例均在A股名列前茅。2009年、2011年绵世股份的应收账款占比分别为1165%、233%,在同期的非ST上市公司中排第3名、第1名。
  事实上,应收账款是一家公司的资金命脉,是埋在一个公司最危险的地雷。在应收账款收回之前,企业所实现的利润,只是账面利润,诸如绵世股份等高赊销比率的公司一旦出现回款困难,一切的“纸上富贵”都会烟消云散。
  1326公司应收周转放缓,地产业最危
  随着应收账款大幅增长,应收账款周转放缓在所难免。
  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在非银行券商、非ST的2188家上市公司中,有1326家约6成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11年出现了急剧下降,其中有116家公司的周转速度甚至放慢了一半慢国一账款周转率呈现的同时,坏账不可以不插。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下降,恰恰从侧面反映了上市公司资金面绷紧的状况。
  从行业的角度来讲,地产行业应收账款周转放缓的现象最为严重,有多达39家,占比1/3的地产公司周转速度减半。应收账款周转大幅明显行业,其余零星分布在映了上市公司资金面紧张的下降的行业还包括机械设备、化工、建筑建材。
  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1日,地产行业146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为232.37亿,同比增长6.8%,其中有48家地产公司的应收账款涨幅甚至超过了50%。
  就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而言,2011年,地产行业的平均营业收入周转率为345倍,较2010年的516倍同比下降了49.57%。
  例如渝开发,2011年期末的应收账款余额激增300%至2.96亿。应收账款周转率则从2010年的633倍放慢到157倍,同比下降75%。这一年渝开发的经营性现金流为负7亿,比其2010年的负1.4亿经营现金流净额要更为紧张。
  万方地产去年期末的应收账款暴涨418倍,从2010年的44.65万飙升至1.87亿。从而应收账款周转率下滑了85%。此外,万好万家、铁岭新城等公司也面临着类似情况。
  1756亿坏账计提1/5公司净利遭消蚀两成
  很多坏账的“前身”就是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相当于客户给上市公司的欠条,而这种欠帐不能当现金花。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越多,意味着出现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在关注上市公司年报的同时,坏账不可不察。
  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2011年2381家上市公司计提了1756亿的坏账准备金,比2010年计提的1685亿增加了71亿。相对于19117亿的应收账款,2011年的坏账准备金计提比例为9.19%。
  其中,账龄在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为480亿,对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245亿。一般而言,账龄超过3年的应收账款面临着坏账的确认。
  从净利润的角度来讲,1756亿坏账准备的计提将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直接削薄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事实上,2011年这2381家上市公司实现了19271亿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3.20%,比起2010年的38.95%的增长率,净利润的增速已然放缓。
  具体到公司层面,有467家公司计提的坏账准备在净利润中的占比超过了2成,其中甚至有130家公司的坏账计提金额超过了净利润。
  典型的案例如超日太阳。2011年实现了净利润-5479万,比上年下降2.75亿,降幅124.85%,公司将亏损归因于“欧元汇率波动引起的汇兑损失以及公司转型电站业务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考虑到意大利等国家太阳能补贴政策的不确定性,超日太阳将境外电站项目的坏账计提比例从5%提高到10%,计提了1.68亿的坏账准备,从而全年的坏账准备计提规模增长至2.11亿,比2011年的3430万翻了几倍。
  类似地,兰州黄河、动力源、西部化工等亏损公司也存在坏账准备侵蚀净利润的情况。

 
扫一扫微信,学习职场技巧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职业规划 > 职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