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会:最懂牙科的财务总监
从牙医到牙科公司CFO,在两个偶然促成之下,陈学会画了一个非标准的职业路径。
着有《君主论》的马基雅维利说过,“命运支配我们行为的一半,而把另一半委托给我们自己。”如果没有走上财务管理的道路,现在的陈学会可能是一位牙科医学界的学术领军人或者出色的牙科医生。但多变的人生际遇给陈学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挑战,从从未想过的出国到从未想过的转行,一直拥有开放心态的陈学会顺势而为的积极面对,从而完成了从牙医到CFO的职业转身。
偶入“财”途
“医学院的背景其实给我带来很多职业发展的机会。”陈学会笑言,“应聘的每一家企业都对此非常好奇并提出问题,这就增加了成功的几率。”现任登士柏牙科有限公司中国区财务总监的陈学会在20世纪80年代就读于闻名遐迩的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前身是建于1917年的华西协和大学牙学院,是我国现代口腔医学高等教育发源地,我国牙科医疗也在此诞生。毕业后一直从事牙医并且不断深造的陈学会非常喜欢这份职业,当时并不曾考虑过离开。
1989年机缘巧合之下,从未考虑过出国的陈学会移民加拿大。尽管在国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知识储备,但想要在加拿大继续从事牙医职业,需要重新学习并考取当地的职业资格,而这个过程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持,这是初到加拿大的陈学会无法承受的。做一个牙科中较低端的洁牙员还是放弃积累已久的行业选择新的职业,这是当时摆在陈学会面前的选择题。
对数字有着天生敏感的陈学会最终考虑将财务作为新的职业之路。“当时心中还存有一种自信‘华西医科大学的牙医都能学得了,相信没什么不能学会的东西’。”在陈学会看来,财务是一种工具,对了解不熟悉的西方社会非常有帮助。由于加拿大的教育向来自不同国家和年龄的人开放,财务课程上的同学大多是在其他国家学过财务,像陈学会这样从零开始的并不多,所以和许多*9代移民一样,陈学会需要边学习新语言、新知识边打工。“高压之下会使一个人的潜力充分挖掘,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不可能做到的事当时都做到了。”陈学会认为既然决定转行就不再考虑重新操起手术刀,坚定自己新的选择。
医学院的学习使陈学会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案,加上较强的记忆能力,陈学会在财务学习的过程中也如鱼得水,成绩名列前茅,毕业时得到了教授的推荐信。她介绍,作为英语都不甚熟练的*9代移民,既没有加拿大的工作经验,也没有财务方面的经验,并不容易在当地公司找到工作,她认为自己很幸运,凭借着优异的在校成绩和教授的推荐进入了一家犹太人开设的非银行机构。这家机构以工作强度大,要求严苛着称,大多数新员工往往承受不住压力,短时间内会选择离开,陈学会却在高压下坚持下来,并且一做就是两年。陈学会回忆,“离开时,老板对我说,‘你在这里能够做好,那么你在任何一个公司也能做得很出色’。”
带着实践中培养出的财务管理能力和雇主的充分肯定,陈学会开始在加拿大的企业中担任财务工作,先后接触了制造业、矿业、工程技术、通信、IT等不同领域的公司。1997年刚刚通过CGA的陈学会便被一家中外合资的矿业公司派驻中国成为中国区的财务总监,负责五个合资企业。这对于一个半路转行做财务短短几年的人而言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成就和能力的肯定。
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受阻,短暂的停留后陈学会又返回加拿大,直到2001年才决定重新回到阔别10余年的中国长期工作,开始在国内的财务生涯。
最懂牙科的财务总监
陈学会喜欢说自己的职路很幸运,“最初选择财务这个行业并没有想到会成为财务总监,只是从做基础的会计工作做起,之后每两三年就会得到大的晋升,在不同的公司接触到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2001年回国后,陈学会加入了重庆一家汽车配件公司担当财务总监。之后已经谙熟国内财务环境的陈学会更希望到一线城市寻觅发展机遇和平台。当时恰逢登士柏招聘财务总监,由于自身的牙医背景,陈学会在*9时间就对登士柏产生了兴趣,于2004年作为财务总监加入了登士柏,一直工作到现在。
截至现在,陈学会已在登士柏工作了九年,期间接到过很多外界的邀请,但出于对这个领域的兴趣,一直选择坚守在这里。登士柏是创立于美国的全球*5的牙科专业产品供应商,在牙科行业拥有110年历史,目前公司业务覆盖全球六大洲的100多个国家。陈学会认为自己的牙科学术背景和财务管理背景与登士柏的中国分公司是一个非常好的组合。对于不少的海外工作机会,陈学会始终认为中西方还是存在着文化和制度上的差异,作为熟悉国内情况的中国人,在中国公司发展更加舒服。登士柏中国总部在天津,并拥有生产基地。作为外方独资公司,登士柏有进口、出口、制造、贸易等较全面的业务。经历过许多不同类型公司后,陈学会认为独资公司可以减少摩擦和矛盾,没有权力制肘,开展工作会更加顺利。
尽管登士柏早在1995年就进入了中国,但是由于定位比较高端,当时在中国的发展受到生活水平的局限,所以陈学会加入时规模并不算大。由于有着牙科医疗背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陈学会初入公司时不仅负责全方位的财务工作,还代管IT、行政、人力资源等工作。由于在不同的代管位置上接触到全方位的公司信息,陈学会对登士柏各个方面都了如指掌,尤其在财务方面,公司的内部管理、美方报表要求、会计科目清理都了如指掌,她笑言对公司的账目比对自己的银行账目还清楚。随着公司的发展,陈学会组建了财务团队负责日常工作,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企业的商业决策当中,还能够关注财务管理的动态发展。
牙科和财务的双重专业背景为陈学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帮助。与许多大众消费品相比,牙科医疗行业专业性更强一些,如果仅仅作为一个单纯的财务人员,不了解业务,那么财务管理就会非常枯燥,在参与定价和市场讨论时,只能从数字上进行判断。*9专业就是牙科的陈学会在这一点上可谓“如鱼得水”,在工作中不仅可以和业务、市场人员沟通自如,还可以进行换位思考,使得业务人员更愿意听取财务的建议。现在陈学会经常会在一些牙科医疗行业的大型展会和活动上碰到已经是专家学者的同学和校友,“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去与他们交流,是很有趣的经历。”
陈学会介绍,牙科医疗行业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正在日益兴盛。在美国大约平均3000人就拥有一个牙医,在中国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牙医拥有量大约为每3万人才拥有一个牙医。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牙齿保健的要求也会更高,牙科医疗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但尽管牙科医疗耗材的市场巨大,但竞争也同样激烈,许多国外知名品牌都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登士柏作为该行业的全球领先者,拥有全面的产品线。不过陈学会并不认为登士柏可以“大意”,在她看来一些规模小、产品种类少的公司,同样可以在某一类型的产品上具有与登士柏竞争的实力,加之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的国内研发也正逐步赶上,陈学会强调登士柏现在要做的就是增加自身修养,不仅在全球领先,还希望能够做到各方面的*9,成为中国牙科医疗领域的领先者。
High Mover的心态
不久前网上流传着一个关于生活选择的理论,理论把人分为High Mover和Low Mover,其中High Movers 通常年轻时离开家读书、工作,一直频繁更换着自己的居住城市和工作。
陈学会正是一个这样的High Mover,她几乎在每个城市都没有停留过五年以上。在加拿大的任职经历中,她不仅在大大小小不同行业的企业中担任财务工作,还伴随着工作变化着生活的城市。从重庆来到天津的登士柏后,根据公司的安排,陈学会在上海工作了三年,现在又来到北京。她笑言在中国的四个直辖市都留下了生活的足迹。
“充满变化的生活是对人整个素质的挑战,不仅影响工作、影响生活,还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陈学会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有得有失,“*9次移动总是很惶恐和畏惧,经历过几次之后就会坦然面对。一个人如果一直在一个地方做一件事,可以在这件事上深入挖掘取得成就,但如果能够在很多领域经历不同的事情,得到的人生领悟会是另外一种。”在陈学会看来,之所以人生中充满如此多的变化,是因为她始终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希望能接触不同角度的东西。“开放的心态并不是为了变化的刺激而变化,而是当工作和机遇有这个必要时不要畏惧变化。人生有很多时候面临的情况不在于自己的选择,如果不去适应就会很被动。”陈学会认为如果当初自己一直留恋过去就不会走出第二条职业道路。
这种开放的心态同样帮助陈学会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公司。陈学会以自己的经验表示,加盟新公司时首先要保证自身思维的开放性,无论之前所处什么公司中,都不要试图将过去的模式带入,而是去了解公司需要什么,对财务的需求是什么。“这和医生治病一样,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就要进行判断。把握到主因后就能明确*9年的主要方向。”陈学会强调,一定要抓主要矛盾,而不要试图面面俱到。无论哪个公司都要面临人力资源和资金的问题,不可能做到对公司进行彻底改革。财务首先要配合业务的发展,与此同时从财务的角度看自身的问题,然后制定工作计划,这样就能够不自觉地融入到新公司中。不同的阶段财务管理的重点在不断变化,财务的工作重点取决于公司的主要目标,当公司需要加强管理,财务就将内控作为主要工作;当企业各方面发展良好,那么就要将未来计划作为工作重点。
在陈学会看来,财务和牙医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点。“首先,这两个都是需要说真话的行业。”陈学会表示,如同医生不能不懂装懂,财务也是在用数字说话,无论如何用语言去粉饰,数字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无法编造,必须如实地去操作。另外这两种工作都比较静态,需要从业者严谨,耐得下心,对人的素质要求相似。财务人员和医生都是以基本理论为基础根据经验对事情作出判断,二者学习的基本理论并不难,但根据原则进行判断依靠的是经验和天生的敏锐度。陈学会说,“不知是因为学习了医学所以适合做一个财务人,还是因为两个职业对人的要求相似,但这确实使我能够在两个职业中成功实现转身。”
-
职场新人刚开始工作,做好这10件事不焦虑! 2018-03-15
-
在四大只有两条路:要么往上爬,要么搬出去! 2018-03-15
-
25岁,当理想照进现实,我成了那个不敢辞职的小会计 2018-03-15
-
真心话,我为什么推荐我「大三的侄女」要考就考CMA 2018-03-15
-
高盛不会告诉你的事,如何在金融行业出类拔萃? 2018-03-15
-
一家好公司,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2016-12-27
-
职场菜鸟别发愁,这5点做到很重要 2016-12-22
-
同是会计起步,为什么别人成了高管、你还是小员工? 2016-12-15
-
还在揣摩面试官的“套路”?拿下offer有这四样就够了 2016-12-13
-
如果你的年度计划年年相似,那你该反思自己了 2016-12-13
-
你那算什么努力,顶多是浪费劳动力 2016-12-08
-
在说“这工作不适合我”时,到底我们想表达的是什么? 2016-12-08
-
你是不是也做着3W的工作量,却拿着3K的微薄工资? 2016-12-06
-
到了职场,普通大学生为什么仍旧比不过名校生? 2016-12-06
-
告别大学,谁的职场不委屈? 2016-12-01
-
告别大学,谁的职场不委屈? 2016-12-01
-
毕业半年了,财会新人你过得还好吗? 2016-12-01
-
90后频繁跳槽原因盘点,除了钱他们还差什么? 2016-11-29
-
财会新人,想在职场人见人爱不容易 2016-11-29
-
相信吗,职场中真的存在“一劳永逸的工作” 2016-11-24
-
想要进投行工作,你够格了吗? 2016-11-24
-
财会人的职场,学历低真的是缺陷吗? 2016-11-22
-
从小会计到CFO,你还要爬过几座大山? 2016-11-22
-
初入职场,绕过这些雷区的你才有资格谈成长 2016-11-17
-
工作之后,越来越不愿意见的恰是那些老朋友 2016-11-17
-
小公司也能KO掉500强,只要你愿意做这些事 2016-11-15
-
80后月薪PK,是什么让你输得一败涂地? 2016-11-15
-
谈工资的时候,这三个误区,可千万别掉进去了! 2016-11-11
-
为什么越有钱的妹纸,越乐意“光棍”? 2016-11-11
-
小员工的迷茫,新人更需要职场方法论 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