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都在被各种各样的证明困扰,为了办好一件事,可能需要跑不同的地方去办理不同的证件。有句话形容国人说:“我们不是在办证,就是在办证的路上”。前两天,我才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件事。
我有个朋友去年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外校的研究生,毕业时各种资料需要一起寄到新学校办理学籍信息,所以学校把“报到证”直接寄到了研究生院校。
而朋友在本科入学的时候办理了户口迁移,学校的集体户口只能保留两年,因此只能把户口迁回老家。派出所开出的落户证明有:身份证和毕业证复印件,户口迁移证、报到证等。
为了办理一张新的报到证,朋友先去派出所开了户口迁移单,又去学校开具了毕业生证明,然后凭证明开了报到证申请单,再去市就业主管相关单位开具报到证,寄回老家后才顺利落了户,前前后后折腾了一个礼拜。
有时候,有证明确实能保护我们的权利不受侵害,但如果证件数量过多,办理比较繁琐,收费还比较高的话,可能就会影响心情和做事效率。而中国人一生大约要办理“103个证件”,每个阶段都有那么一些证件,让你觉得既奔溃又心酸。

 
0—10岁:衔着证出生的才是合法人
在我们还未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证件就已经开始伴随着未知的生命存在。出生前我们需要“准生证”、出生后又需要“出生证”,去派出所落户要有“户口本”。
有些时候,户口本还可能对一些人的名字起着生杀大权。我有个朋友姓史,这个姓氏不是很好起名字,父母本来给她起了一个普通的名字叫史珍珍,结果户籍科的小哥哥手一抖把名字登记成了史珍香,为此,她在整个小学和初中阶段一直被同学用谐音嘲笑,考上大学以后才终于知道自己可以去改个名字。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证件的信息有误,或者是丢失证件时间过长而变成了黑户,生活处处受着限制。证件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既是对我们权利的一种保护,也是对我们身份的一种认可。

 
10—20岁:考出驾驶证的也不一定是老司机
10—20岁是我们的学生时代,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所以各个阶段的“学生证”和“毕业证”“借书证”“在读证”“贫困生认证”等开始组团出现。每升一次学,都是对证件的一次换届和洗牌。
16周岁以后,就可以申请领取“身份证”,身份证几乎可以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东西,有人戏称“把自己丢了都不能丢了身份证”,例如中、高考就是这个阶段中和身份证联系最紧密的两件大事。
18周岁以后,我国公民就可以考取“驾驶证”了,所以很多参加完高考的准大学生们就开始占领驾校,为日后成为老司机做准备。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三个月内轻松拿证。
前两天网上播出了一条新闻,王女士为了拿到驾驶证,前后交了5次学费,学了整整14年。然而每次都是只能考过科目一,科目二一紧张就是丢掉方向盘捂眼睛,最近她终于意识到自己也许不适合开车,遂放弃学车,校长不仅一口答应退学费,还要请她吃饭。
为了拿到驾驶证,每个人都忍受过被教练骂笨的阶段,天天起早贪黑,握方向盘握到手心出汗,踩刹车踩到脚板抽筋,花钱买罪受,拿到证的时候却觉得付出再多都值得。

 
20—50岁:一张“离职证明”原来这么重要
20岁到50岁是人一生中办证最多的时候,这段时间经历了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等各种人生中的大事,涉及到的证书也是五花八门,再多两双手都数不清。
大学毕业有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工作了要有证明能力的各种资格证书,例如“银行、证券、基金从业证”、想升职要有含金量超高的证书,例如“注册会计师证书”、“特许金融分析师证书”等,离职还要有“离职证明”,买房要有“房产证”,结婚要有“结婚证”,离婚还要“离婚证”,想出国旅个游还要“护照和签证”。
而有些时候,证明不只证明不了身份和事实,还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前段时间,网上曝出有位程序员戴翔被新应聘的公司通知入职,却在签合同当天因为一张“离职证明”被拒,原因是离职证明上提到了一句“员工在项目未完成情况下因个人原因提出离职申请”。按照正常程序离职,却收到了这样的离职证明,还因此丢掉了到手的工作,戴翔非常不理解。
而后,戴翔一气之下撕了这张离职证明,再也不敢到同行业的公司去应聘,本来是证明劳动者的工作资历、专业技能的一张证书,却变成了求职过程中的一份最大的障碍。企业没有权利在离职证明中对劳动者的工作表现作出评价,而有些企业却觉得自己支付了报酬,不尊重员工的权利。

 
50岁以后:证明越来越少,却伴随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50岁以后,我们在社会的存在感就会降低很多,有人说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领了“退休证”以后,需要证明的日子就越来越少,而且大多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证书。例如做公交车可以有优惠的“老年证”,国家发放贫困补助的“低保证”,就连离世后,还需要“死亡证明”和“安葬证”。
前两天,网上一则关于12岁孩子给亡父办理死亡证明的报道,看哭了很多人,网友都直呼太懂事,太心酸,受不了这样的事情发生。
12岁的小雷还未到成年的年纪,就过早的体会到了人世的心酸。9岁时,小雷的母亲离家出走,留下了他和患有严重类风湿,肢体四级残疾的父亲。一个月前父亲去世,小雷下课后独自去派出所办理父亲的死亡证明,为进福利院准备材料。
接待他的民警姐姐没有收他工本费,还另外给了他100块钱,小雷对记者表示他觉得很温暖,很感动。明明是该躺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却独自面对着生活的艰辛,一次次奔波着办理本不该由他懂得的各种证明。
我们总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太成熟,但当他成熟稳重的不像个孩子的时候,又不免心疼,小小年纪承受的实在是太多。生活诸多不易,难过的也许是在最不该的年纪,拿到了不该属于自己的那张证明,每次看到微博上国外的无臂男孩乖巧懂事的模样,就总觉得如果这世界没有“残疾证”该有多好,好像没了这张证件,这种事情就再也不会发生。
《红楼梦》中有句话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可见证明对生活的真实非常重要,但很多时候,我们不应该为证而证,把握好中间这个度,生活应该会非常美好的吧。
▎本文来源高顿,作者小七,高顿财经签约作者,CPA持证人,中央财经大学毕业,曾就职“四大”,长期专注于财会职场,做的了审计,写的了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