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限气”是否真的存在逼宫涨价嫌疑呢?我们或许可以从一些数字中找到答案。公开资料显示,中石油2012年进口天然气及液化气亏损419亿元,2013年一季度亏损144.5亿元,进口天然气及液化气亏损已经成了天然气涨价的护身符。但从整个天然气与管道板块来看,一季度依然盈利11亿元,也就是说国产气与管道运输的利润大约155亿左右。以此推算,2012年全年,中石油国产气与管道运输的利润大约387.9亿元。
  按照天然气顺价销售思维,要进口气不亏损,国内天然气涨价幅度每立方米应该在1元左右。2013年一季度中石油可销售的天然气产量为210亿立方米左右,如果每立方米上涨1元,进口气板块扭亏,国产天然气与管道板块一个季度的利润将高达360亿元。
  随着我国天然气需求量的快速上升,进口天然气亏损对企业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涨价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怎么涨,涨多少,应该充分考虑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天然气上下游的行业投资回报率,又要考虑市场和经济的消化程度;既要考虑国产气的成本和利润空间,又要考虑国产气能在多大程度上弥补进口气的亏损。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利用还远未市场化,行业依然高度垄断,从而导致资源价格尚未市场化,产品价格市场化更是无从谈起。相关企业不能在要政策的时候强调央企、代表国家,在要效益的时候却又强调自己是上市公司、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毕竟,企业在获取廉价天然气资源的同时,就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在天然气价格改革方面,成品油价格经验和教训颇值得借鉴。历时多年的成品油价格改革,最广受非议的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只跟踪国际原油价格,没有考虑如何给国产原油定价,从而出现了原油开采暴利和炼油巨亏的上下游不协调局面,企业借机左手采油得暴利,右手亏损要补贴。但与天然气不同的是,国产原油除了征收资源税外,还征收特别收益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产原油的暴利空间,也降低了石油公司因原油资源占用的不平衡而带来的巨大差别,有利于公平竞争。
  借鉴成品油价格经验和教训,天然气价格改革首先要合理确定国产气及管道运输合理的成本和价格。其次要完善配套的资源税政策,要使得资源税赋水平与国际上主要产气国的水平接近,要利用资源税补偿因涨价给弱势群体生活带来的冲击。既要保证企业生产积极性,又要使得天然气市场发展的成果惠及社会。
  需要强调的是,天然气市场发展的成果不能仅由垄断企业独享。如果国家对天然气资源继续实行当前的低税负,天然气价格将远超国内天然气生产商的实际成本,具有资源优势的垄断企业将因此获取超额利润,消费者利益和市场公平就无法保障,天然气涨价就必定会受到排斥。税收政策需要配套气价改革及时调整。石油开采有暴利税,在天然气价改启动的同时,及时征收暴利税也将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