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O2O观察者   Ben
这两天,中国的互联网世界格外精彩,重量级的“撕逼”不断上演,先是以开放著称的小米和以安全诚信著称的360就“360违背商业原则擅自修改封闭的小米MIUI”开撕,后有最接地气、受到老百姓广泛好评拥戴的百度向骗子医生出售百度贴吧的商业合作权而受到央视和人民日报的批评,当然还不能忘了提供便利出行服务的OTA携程被曝光卖假票……
看来年初的互联网世界都不太平,可能这跟眼下的时节很有关系——冬春交际嘛,天干物燥、心浮气躁。
不过今天不说中国互联网,中国互联网再怎么成功也是没有什么人捧的。你看看,外国互联网有个什么新模式、新企业、新“独角兽”、新商业现象出现,大部分人、尤其是国内互联网从业者们都会不自觉发出一声感叹:外国人又创新了,外国公司就是这么伟大。同样的情况,中国互联网有个什么新模式、新企业、新“独角兽”、新商业现象出现,同样一群人的*9反应一定是:中国公司又变着花的赚黑心钱了。
比如同样卖假药,百度万人唾弃,轮到谷歌,大家都是睁眼瞎。今天我们不说中国互联网,说美国互联网,说一家曾经被捧上神坛的企业——Uber。
Uber最近没什么大动作,新闻也只有一条:据媒体报道,国外媒体披露了一份Uber去年给投资者准备的加密财务文件,文件中记录了2015年上半年Uber的经营数据,数据反应了Uber这段时间内的经营状况。通过解读,外界终于逐渐了解到那个曾经被吹捧到天上的Uber,最近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先来看财务文件
财务文件显示,Uber2015年上半年交易额为36.3亿美元,这半年的成绩是Uber2014年全年交易额成绩29.3亿美元的124%,成绩是非常不错的。对于这个数据,笔者咨询了相关专家,财务专家分析测算2015年Uber全年交易额可以达到80亿美元,而市场专家预测2015年Uber市场的开拓这一数字可以达到100亿美元。
经过分析文件中Uber2015年*9、第二季度的营业额可以看出,Uber似乎一直能够保持40%左右的环比增长。从2015年的*9季度到第二季度,其交易额从15亿美元增长到21.3亿美元。
营收费用方面,在营业额中剔除掉司机分成、补贴、推销等方面的成本费用后,Uber2015年上半年共获得营收6.632亿美元,高于2014年全年的4.953亿美。简而言之,交易额就是Uber一共挣到的钱,而营收就是Uber能留给自己的钱——这些钱主要包括营业费用、营销成本、开发成本、人员成本、股权激励等等多个部分。
利润方面,毫无疑问,Uber一直在亏损,按照GAAP(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计算,Uber2014年录得亏损6.714亿美元,2015年上半年亏损扩大至9.872亿美元。亏损增长速度明显大于营收增长速度。
如果单凭这份财务文件判断,Uber的运营状况和中国那些徘徊在倒闭边缘的O2O企业非常相似——夸张的增长、夸张的投入和更夸张的亏损。*10不同的是,Uber背后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一直向其输血。Uber作为全球*5的创业公司,已经累计融资超过90亿美元,其中包括2015年12月的一轮21亿美元融资。这些投资保证了Uber得到了不会倒闭的结局。
Uber的成功是商业模式的成功么?
如果不看这份财务文件中的数字,我们很容易被那些宣传文章骗到——Uber的成功全凭借的是更为自由的商业环境和Uber人的聪明才智。他们发明了共享经济、他们发明了伟大的Uber模式,他们正在对抗着全人类的野蛮和固有利益,在这些条件下他们的成功再正常不过。
但共享经济真的就能那么神么?Uber的商业模式到底神在哪里?相信很多向你推荐Uber精神的人,自己都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无非就是洋洋洒洒几千字在讲述着同一个道理——Uber很伟大。而经过财务文件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出Uber到底是家怎样的公司。
这份文件显示,Uber2015年上半年营业费用大幅上涨,其中运营与支持方面的支出达到1.591亿美元,逼近2014年全年的1.599亿美元;行政管理费用达到1.787亿美元,超过2014年全年的1.777亿美元。
营销成本、研发成本也在疯涨。研发成本增长到9470万美元,而销售与营销费用从2014年全年的2.46亿美元扩大到2015年上半年的2.95亿美元,也就是接近20亿人民币。加上补贴等杂七杂八的客户获取成本,也就是说仅仅2015年上半年,Uber为了获取36亿美元的交易额,付出了超过40亿美元的投入——比如为了抢一个订单成交,Uber给司机一些补贴、给乘客一些补贴,这些补贴加起来,很有可能就抵消掉这一单给Uber带来的收益了。
这是烧钱的胜利,Uber所谓商业模式对其如此增长的贡献其实是微乎其微的——即便没有模式,只为刷流量、刷成交,有补贴都能获得很好的效果。滴滴和快的之间对烧就是这么个道理,决定谁是最后赢家的肯定不是谁的模式更先进、而是谁烧的补贴更多。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e租宝、想起“庞氏骗局”——e租宝为了获取更多的存款,给出15%的收益率,也就是为了获取100块,e租宝自己要付出115块。如果e租宝有Uber这样的融资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它还能活很长时间,但能说相比起其它的P2P金融平台,e租宝的模式足以天翻地覆吗?如果Uber钱烧不下去了倒闭了,它的模式还能被如此交口称赞吗?
现在回头想想,对Uber的称赞多少有些过誉
比如曾几何时,互联网上流传着许多文章,称赞Uber配得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的三条缘由更是可笑。
*9,文章认为Uber重体验,体验好就能拿诺贝尔?如果是这样,苹果赢了多少诺贝尔了?微信、支付宝配不配得上诺贝尔?更不要提什么极简设计,极简设计现在在中国都已经烂大街了好么?
第二,文章认为Uber解放了司机的碎片时间。不知道写这种文章的作者逛没逛过贴吧和论坛,每天招聘“打字员”的广告不知道有多少。招聘的条件是什么?不也是利用闲暇时间、按篇算钱?这种解放白领闲暇时间、又能完成企业甲方需求、又能让有需求的白领赚点闲钱的方式,配不配得上诺贝尔?
第三,文章认为Uber连接了人和人,不单单是一个打车平台。咱们先不说微信这样的连接人的平台,大家应该听说过众包吧——任务提供方提供任务,众多参与者竞争完成。
当然最后还是要回归一下共享经济,毕竟共享经济是Uber被吹起来的基础。先不说共享经济的真正鼻祖是谁,也不说全球共享经济做得最成功的其实是一家成人网站,但说中国最出名的共享经济典范,7号还在海淀区法院的庭审上做无罪辩护呢。
再看Uber:烧钱能烧出赢得全世界的诺贝尔么?能赢得诺贝尔的模式为什么不靠烧钱就只能倒闭?靠烧钱烧出的O2O众包服务,是如何被捧上诺贝尔这座真正的神坛的?
▎本文作者Ben,来源高顿网校。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高顿网校”(gaoduneclass),满满的会计实务干货,免费网课随心听。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