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刚开始,又一个“高手”出现了。
 

深圳市委书记,在一个访谈节目中提到深圳地小人多,近两年人口涌入情况较好,,目前的城市体量无法承受未来的发展,所以整理陆地面积50平方公里,填海55平方公里,所以未来深圳还有10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

 

想想就好让人激动,看来深圳的房价还有上扬的空间。

 

三十五年的高速发展,把深圳称为“中国经济奇迹”并不夸张,上世纪70年代的人大多看着深圳从一个小渔村,一个有着武力突和非法偷渡危机的地方,发展成为今天的深圳特区冲,我已经无法记起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嘴里常说的北上广渐渐变成了北上广深。

 

很多城市都有成为一线城市的机会,只不过缺点运气。

 

深圳为什么可以抓住机会,成为特区?

 

其实深圳的填海工程一直都有,逐渐把城市面积做大,不过发展到今天,深圳以金融、高科技、物流和房地产为支柱产业,尤其是房地产的高速增长,吸引了不少外来客。

 

政策一句话,城市千万人,改革开放鼓励深圳优先发展,人们都赶去深圳抢机会,真的被抢到了。深圳的高楼林林总总,摩天大厦一幢赛过一幢。

 

由于靠近香港,享受到很多内地其他城市不能享受的便利,对于金融的发展与掌控,深圳从香港学到了不少,并且在香港高速发展期成为了很多支持工作,互惠互利,深圳发展也找到了一条自己的特色。

 

填海势必影响房价

 

房子是一线城市的痛点,深圳也不例外。还记得2015年的冬天吗?深圳楼市经历一阵暴涨,整年房价上扬五成,而2016年春节过后,房价再度上扬,甚至带动周边的惠州和东莞一起涨房价。

 

涨价是好事吗?真不一定。2015年十月,南开大学发布的住房消费发展体系从五个维度评估中国城市,包括住房价格风险、住房消费结构、住房消费增长、住房特征需求、住房消费景气。其中住房价格一项,深圳在70个受关注城市中排名*9。

 

深圳中介借势炒房的案例逐渐增多,房价也跟着水涨船高,人多是一个方面,房价越涨大家越愿意购买,然后过渡成了抢房。

 

最开心人一是房产中介,他们喜欢低调,太高调容易被查。还有一类人就是售楼小姐。

 

温州售楼小姐小周,因为三个月销售额超两亿成为网红,一是因为“全国楼市火爆,房地产回暖,”而是借了“房价暴涨”的东风。

 

有个很典型的例子,上海一套房8个月涨了500万,三个月就是187.5万,每套房贵了一百多万,现在卖三套房顶过去四套的价格,这么算下来,两亿的交易额还是能理解的。不过,大家更关心买房两亿背后的“楼市火爆”,是真相还是幻想?

 

而一旦深圳开始再一次填海造地,必然会对深圳房价有很大的影响,房价会不会在已经居高不下的基础上再度暴涨?记得电影《美人鱼》里提到地产商买海可以抬高周边的房价,而如果可以填海的话,利润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深圳会有新楼盘在填海陆地上开户,也会有各种宣超口号,海景房,观景房,没准也可以搞一个“港景房”,不出家门就可以望见对岸的香港,有了噱头,涨价还不是小事一桩。

 

深圳楼价及杠杆率已居历史新高,投资客将高杠杆市场当成避风港,一味博取击鼓传花式的收益,与股灾前的资本市场颇有相似之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三家大行的深圳分行,开始收紧面向中介群体的房贷政策。

 

这个时候要感谢“小苹果”,打发了中国大妈的无聊时间,没有跑去深圳炒房。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到了正视的时候了

 

供给饱和过剩以及高昂的价格等现象证明了中国房地产很难说不是泡沫。

 

人多是房价可以涨的很重要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允许一部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眼下的深圳已经成了一个富裕之地,深圳整个中国东部已经可以与经济媲美,我们的上海看上去并不比纽约差,我们的GDP已然世界第二。但是区域一比较就能看出很大的差距。

 

春运时期,中国铁路流向暴露出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各种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开发区都是东边多西边少,然而西部地区的地广人稀,东部人多地窄,但是大家一窝蜂地还是往北上广深跑。又把深圳逼得要填海了。

 

即便是有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东三省,竟然没有一个区域在西部。

 

所以,平衡区域经济,让每个地区都有一个一线城市,让大家可以守着家工作,同时享受到好的医疗、教育、居住资源,房价还用这么高吗,深圳还用填海吗,春运还用抢票吗?

 

▎本文作者milong,来源高顿网校(金融看客)。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高顿网校”(gaoduneclass),满满的会计实务干货,免费网课随心听。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