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采访室之前,49岁的招商地产总经理贺建亚对可能遇到的提问应有预期。今年是招商地产创立30周年,服务14年的老兵贺建亚接棒新局。“千亿收入,百亿利润”的既定目标下,所有人都关心,而立之年的招商地产何以达至?
  针对外界“林少斌内敛,而贺进取”的多数评论,贺建亚直率化解,说,“我不太接受这个评价,因为进取是猛将,猛将与蛮干关联度很大。招商局一直要求我们规模、质量、效益均衡发展,我们认同这一点。”
  采访中,他将当下行业盛行的唯规模论评价为不良倾向,并且对高周转的住宅公司提出了不同意见。“这类公司还有什么?”贺建亚说,“招商地产有200万平米非住宅物业可运营,34%的平均复合增长速度也不低。”然后,他话锋一转,“我们跑到今天,会有遗憾,但是时间是追不回来的。也许我们可以在资源配置中适度进取些,将杠杆用得稍高一些,那肯定比现在更好。”
  新局之年,贺建亚主打的还是产品牌。除了继续扩大在蛇口的园区经验,他对标丰田汽车,要做I love和I hope的刚需、改善型住宅系列,IMIX复合业态园区,以及做一个城市“没有多少购物业态”的生活体验项目。在采访中,贺建亚还透露了养老地产愿景。“我们在养老领域研究了5年。”他说。
  2013年,招商地产新增土地储备规划建筑面积高达590万平米,但贺建亚觉得,未来8—10年,招商将把进入的城市数量控制在30个左右,“不需要把红旗插遍中国,我们绝不会进入一个城市就死守。”
  两个小时的访问时间里,贺建亚展现了他对30年积淀的招商地产全方位的认知,他也坦率谈及了当下的小股操盘、合伙人制与股权激励,以及时髦的互联网思维。
  谈规模与30周年
  新浪乐居:今年是招商地产成立30周年,站在这个节点上,你们最想向外界传递的是什么?
  贺建亚:招商地产到了而立之年,现在在认真思考未来怎么做。我们最想传递的依然是家在情在的口号,这个品牌与做绿色地产是一脉相承的,从原来的绿思想、绿建筑、绿社区到现在的绿生活。做综合服务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这在大本营蛇口比较鲜明。物业服务是我们的子品牌,基于互联网普及,为客户提供到家服务,也是家在情在的体现。
  现在业内评判招商地产特色不鲜明,因为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多方面的,不是主做住宅,也不是主做购物中心。我们自己也觉得,招商地产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特别突出,并没有哪一项做的特别好。这是30年积淀的经验,也是个教训。
  新浪乐居:这30年,外界对招商地产相对缓慢的发展节奏多有评价。您作为老兵面对新局,是否从中有所反思?
  贺建亚:招商地产作为上市公司,对股东回报有追求,需要给自己的规模和利润创造提点要求,这样未来在中国市场才会更有话语权,能做更多事。股东经常质问我们,说你看过去黄金十年,你们跟万科一起起步,人家现在都2000亿了,你们怎么还是几百亿?我不想辩解我们过去有发展慢的一面,但也不是妄自菲薄说,这事就带来了绝对的不好。实现千亿并不是我们中长期的核心目标,我们还要强调塑造招商地产的商业模式和独特竞争力。
  从股东层面看,招商地产平均复合增长速度是不低的,34%左右。企业层面看,也跑得不慢,我们建了很多不是快周转、上规模的东西。到年底时是有些企业实现千亿收入,可他们还有什么?我们建造了8个园区,还有好的写字楼、酒店这些可持续运营平台。客观说,我们增长率、利润没那么多,但每股盈利蛮好的。现在我们手中有200万平米左右非住宅物业,如果回想当年,放弃一些建设,狠用杠杆,比如把蛇口所有不是当期产生利益的项目都弄掉,是不是这样就*4?值得反思。
  我们跑到今天,会有遗憾,回到当年也有愿意做出的调整和变革,但是时间是追不回来的,历史是不能再现的。也许我们可以在资源配置和发展过程中适度进取些,杠杆利用率稍微高一些,那肯定比现在更好。但并不是说现在做的是不对的,招商局一直要求我们规模、质量、效益均衡发展,我们也认同这一点。现在行业内有个非常不好的倾向,就是非常强调规模,其实不均衡发展的话,早晚会出问题。
  新浪乐居:回顾过去30年,您觉得哪些是招商地产的转折点?让您印象深刻的瞬间是哪几个?
  贺建亚:一是我们借壳上市,接受资本市场洗礼。二是2002年招商深圳海月花园的开发,项目接受市场消费者洗礼,代表招商地产做大规模住宅商品房的开始。以前都是建写字楼、经适房,从过去的粗放到开始有团队塑造,项目品牌,建立营销体系。三是在深圳湾拍地,那是*9次参与政府公开投标土地,接受土地市场洗礼。四是去年香港收购东力变成招商局置地,是招商地产首次收购壳公司反向注资,实现再次上市。之后又立即实现了一次债务发债,团队表现出色。不过现在因为境内境外房地产在资本市场都比较低迷,要耐心等。这就是我这些年的体会。
  谈母公司
  新浪乐居:您提到了蛇口,这也是人们提到招商地产就一定会提到的关键词,但这么多年过去,蛇口概念仍是招商地产的标签,从心理上讲,你觉得,招商地产有没有真正走出蛇口?
  贺建亚:招商非常有成就的就是蛇口。过去30年,我们在蛇口的产品线在升级,最近,我们主动进行区域产业升级,做环境提升,加强配套。蛇口就像我们的延安,是根据地。
  但如果说依然走不出蛇口,那我们一定还没到30岁。招商地产现在在中国近30个城市开发业务,主要做住宅,未来我们很多城市会像蛇口一样面临产业提升,招商并不是在其他地方建造新蛇口,但我们可以利用在蛇口乃至全国其他8个园区产城融合的经验,来做这件事。在深圳,我们和TCL集团一起做了国际e城,在广州有清华科技园。这些都是招商地产未来模式转换的重要内容,也是竞争力打造的重要基础。而且,我们还可以依靠招商局集团独特产融结合的优势。
  新浪乐居:拥有一个央企大股东,这的确是你们区别于其他房企的优势,下一步,招商局集团具体会给你们哪些资源支持?
  贺建亚:从招商局立场看,未来我们会有效协同。过去十几年,招商局集团交通机电、港口业务、金融业都发展很快,相对来说对地产领域投入是不够的。但未来不同,中国未来城镇化和园区地产业务会有很好发展空间,所以招商局集团会内外协同,在园区地产这一块发力,招商地产是其中的重要队伍。
  招商局集团在中国沿海主要港口都是积极参与者,这些港口不少和蛇口一样有产业,这些地方一定会和我们发生协同。有港口同事跟我说,我们现在先给你占着码头,20年后你来开发吧。当然没这么简单,但我相信招商局带来的产业协同力量很强大。前海现在土地的圈注不是招商地产,只是因为时机不成熟,等到前海破茧而出,未来转型做房地产业务开发,这里一定不会少了招商地产的身影,而且我相信我们会扮演重要角色。
  谈业务新局
  新浪乐居: 在产业之外,未来还有哪些业务会构成招商地产的核心竞争力?您担任招商地产*9负责人后,会如何扭转过去招商特色不够鲜明的局面?
  贺建亚:产品线上,住宅方面,我们是做刚需产品和改善型产品,一个I love系列,针对刚结婚的年轻人,一个I hope系列,强调改善型产品均好性。现在是研发完成,正在各地落地测试过程中,未来希望创建出这两个产品线品牌。我的对标对象是丰田汽车,在标准化程度那么高的领域都做到了细分,凯美瑞品牌在北美市场长达十年是最畅销品牌。我们希望做的更精细,而且我认为改善型产品未来潜力更大。
  非住宅业务方面,复合园区未来会重点塑造,但在这里面创造独特品牌是不容易的。我们现在内部叫它IMIX,混合业态,还在整体研发中,公司有课题组在提炼业内外经验,会通过2,3年时间,推出招商地产这方面的主打产品,有自己的特色。
  另外,综合园区发展潜力也巨大,蛇口已经验证了。这方面我们有深入研究,加上国内外好经验,会走出一条特色的路。
  还有是像深圳海洋世界这样的“城市客厅”项目,它中西合璧,是深圳享受滨海生活、代表国际化的生活方式体验中心,里面没多少购物的东西。它会受年轻人欢迎,我们定义为自在,优雅,包容的品牌。我们会为合适城市建立符合当地的“城市客厅”,这是我们正在努力的产品线,不大批量做,做成功几个,短、中、长期都有价值。
  之外,在养老地产方面,我们也研究了5年。这是我*9次说。我们有专门课题组,跨部门跨地域研究,做了深入客户调查。和招商银行建立了协同作战关系,未来我们交叉营销,渠道共享,客户互换,品牌互动会全面加强。去年通过招商银行的私人理财部,我们调查了珠江三角洲有钱人生活方式和诉求的变化,对他们的养老、健康考虑,都有详实数据。现在国内没有成功案例,海外东西可借鉴,但不能照抄。招商有金融业保险业体系,我们有渠道优势。当然也不是只面向高净值客户。
  将来养老领域*5的挑战是信赖问题,要靠品牌号召力。我在国外看到一个案例,口号是worry-free,金字塔尖客户把海边豪宅卖了,到这个社区去,他能得到精神满足,过有尊严的生活。这个小区只有2个管理人员,基本靠自治。
  我们想学招商银行,它是亚洲a1银行,是客户满意、值得尊敬的企业。在房地产界,现在还没有地产行业的招商银行,我们希望把自己锻造成像招商银行在银行界的地位。目前一方面追求表面性数字化的指标,也要锻造能力,得到客户认同、竞争对手的尊敬,和好的社会形象。
  谈个人管理风格
  新浪乐居:现在您是招商地产的*9责任人,相比于林少斌的风格,外界更倾向于用“进取”一词评价您,您怎么看?您想给招商地产留下什么样的管理烙印?
  贺建亚:我看过一些说法,说林少斌是低调、内敛、平稳,说我进取,我不太接受这个评价,因为进取的猛将和蛮干关联度很高。招商是智慧增长,强调有价值、有效率,不是野蛮、粗放增长。未来我们不是靠简单增加负债率或不断买更多土地,让规模迅速扩张来体现增长。我相信开辟新业务会为企业带来新活力,管理也很重要。以前行业内有这样的现象,看准时机勇于一搏,加上团队也强,大牛市里就一下子起来了,但一旦形势判断错误,执行力没到位,就难了。行业内跑赢大市是很难的,但只要你跑得快,不一定要比跑得最快的那个快。
  现在招商地产在大家心目中形象还不太清晰,大家对我们的业务、管理特点,文化品牌等印象都不是很深刻。要说我留下什么管理烙印,也就是再过3、5年,别人提起招商地产时,脑海中会有很鲜明的印象。不论是公司形象还是产品特点,都是要着力创造的。我们要商业成功,也要做出特色。
  新浪乐居:您认为不需要用不断买土地、让规模扩张来体现增长。而去年,招商地产在土地市场变得高调,拿地总建面高达590万平方米,这是你们城市覆盖面扩大的信号吗?招商如何处理深耕城市和覆盖城市的关系?
  贺建亚:去年我们拿地比以前多,但没有拿一块地王。招商地产现在既有有效城市的覆盖面问题,也有在目标城市深耕的问题。我们以住宅为主,为全国发展建立一定规模,没有有效城市覆盖不行,数量太多也不行,我们绝不会进入一个城市就死守。招商地产既不会像融创只聚焦6—8个城市,也不会像万科30—50个城市铺的那么广。目前来看,我们觉得未来8—10年,能发展到30个左右城市就足够了,不需要把红旗插遍中国。
  我们是先从一线城市干起来的,我也反思,如果过去几十年不离开一线城市,会不会发展得更好?从资源配置看是这样,这是深耕的道理。但有时死守也带来问题。现在大家觉得一线城市竞争激烈,其实也还有很多其他机会,比如旧改、养老地产机会。现在我们还在北京合作几个科技文化产业项目。我觉得深耕不是简单在这里扩大再生产,也是转型发展。
  谈局势
  新浪乐居:房地产最近在资本市场表现不佳,你们的再融资方案也搁浅了,原因是什么?现在有没有想出新办法?
  贺建亚:这次再融资是以资产置换为主,市场融资为辅,但增发方案中止,很令人遗憾。我们已经5年没有再融资了,其实到现在,绝大多数上市房企都没有做过再融资,这是房地产行业的不正常现象。去年我们在香港做招商置地,发现在那,好公司一年发8次债没问题,但内地就不行。我希望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力度更大些,更市场化一些,否则,到年底,依然也不会有大的房地产公司能在资本市场实现股本扩充。
  反过来,我们也在设计新方案,优先股,B转H,都有深入研究。在资本市场,我们是坚决要做股本方面有效扩充的,要考虑多年股东的需求。但市场也有很多限制性条件,现在因为股价表现不行,香港资本市场对房地产不看好,也是发不了,还是要等一等,或者用债务融资来解决。我们也觉得无奈,现在只有继续研究吧。
  新浪乐居:近一段时间,市场弱势特征不减,对此您怎么看?
  贺建亚:我们公司战略发展部有内外研究,做形势分析。到去年4季度,全国成交量、房价都积累到历史高度,市场好的有点过分,高处不胜寒,这会透支未来。现在是经济规律使然,月盈就亏。我觉得中国存在供需问题,不断扩大供应,需求过度透支未来,房价不断上扬,都会带来代价。
  再这么价量齐升,对行业也是危险的,越走得远,调整幅度越深,危害力越大。所以现在市场需要一个过程,就像坐飞机时颠簸,颠簸正常,但颠簸太大会失去平衡。行业调整是必然和应该的,我只希望不要过度调节,涨跌过猛都会产生大问题和动荡。作为企业,我们要有危机管理,有一定预见性,调整后才能走的更平稳。
  谈时髦话题
  新浪乐居:万科引入小股操盘和事业合伙人制,在合作开发方面,招商地产是何态度?你们今年也开始颁出股权激励方案,是出于什么考虑?
  贺建亚:我们看重合作,但合作非常讲究对象,要慎选合作伙伴。小股操盘,这种开放式跟很多企业的合作风险很大,我们更愿意找志同道合者长期干,会尽可能减少短期内合作一单一单的生意,因为管理风险大。
  另外,招商的股权激励研究2008年就开始,今天能实现是刚好能做了。但也许它不是一个a1方案,可有总比没有强,至少企业核心骨干和股东利益追求会更一致,能建立起对核心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机制,现在是股权激励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以后则未必。
  现在我们是1400多万股,因为受到的拘束会多一些。招商局早就实现了跟投制度,但房地产领域是重资本,你带人去跟投会侵占其他股东利益,传统大型房地产项目上是很难实现经理人跟投的,地价也没法按比例配合上。而且不能同股同权,不然上升到一定程度就是国有资产流失了。
  新浪乐居:现在很多房企触网,企业家们觉得互联网思维越来越重要,这方面,招商地产是否也有相应的动向?
  贺建亚:关于互联网思维,招商内部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我算是学IT的,认为改变了生活方式的东西,任何人、企业都不应该忽视。但互联网就包揽一切吗?企业不触网就完蛋吗?我不这么看。房地产领域,我觉得重要的是利用互联网思维,特别是互联网和消费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比如现在从买地到销售,多是粗放的分析判断,买前和这块地的对应客户缺乏深入联系,感性判断绝对大于理性分析。在房地产领域,把C2B做成一种生意模式不太容易,但利用客户数据,可让企业的房地产重投资和面对的人早点建立紧密联系,避免项目推广时才发现定位有重大偏差。
  应该用移动互联网更好锁定客户,跟客户加强粘性。中介代理行业在移动互联网如果不做出深刻变革,挑战将是非常大的,物业管理必须和移动互联网紧密联系。但是传统开发业务被移动互联网企业取代并不容易。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