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海商女”事件又被翻了出来,成为了网络上不大不小的一个头条。有一个只有2000出头粉丝的普通微博账号发了一篇相关的文章,等到本人的这篇文章开始写作的时候,已经有了将近1万的转发。而这1万的转发,全都是在认真讨论事件本身。
“海商女”事件曾经引发过社会上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时至今日这件事被再次翻出来之前,余波也没有完全散去。事情概括起来是这样的:上海海事大学赤贫的女研究生杨元元带着无处安身的母亲读书,俩人一起睡宿舍,母亲被学校赶出宿舍后,她自杀了。
“你穷还来读什么研究生?”这句话据媒体报道是杨元元自杀后,校领导对杨元元哭诉着的母亲说的。但终究是没有证据的话,校方自然矢口否认。我无意讨论这句话的对错,也不是想批判谁评论谁,尤其是在杨元元家庭的内幕被很多人曝光后。
我想讨论的是一件事,即“你穷还来读什么研究生”这句话本身和它背后的隐藏含义——穷人家孩子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两年前,有一篇银行HR写的文章很红,这篇文章叫做《职场故事:寒门再难出贵子》,里面讲述了作者身边一些穷学生和富学生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小胖、治国、原子、周周、小东等等,最后故事的结果是富人家的孩子得到了想要的工作、机遇和生活,而穷人人家的孩子尽管付出了超出数倍的努力,大部分人仍然只能在社会底层挣扎。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大学生涯。我的大学生活是在西北的一个很落后的省城里度过的,即便生活水平比起全国平均水平都算比较落后,但仍然阻止不了在那里也产生强烈的贫富分化。我当时有这么两个同学,一个来自省城当地,家里在当地也算有钱,考进大学的时候成绩也不算好,另一个来自很偏远的农村,高考成绩非常优异。
他们俩的大学生活可以说和《职场故事:寒门再难出贵子》这篇文章中的描述异曲同工:省城来的那个,除了当班干部以外,对其他事情几乎提不起兴趣,大学成绩也不算好,毕业前还挂了一门课;来自农村的那个,成天刻苦读书,各种活动都积极参加,可以说是大学里优秀学生的代表。
后来他俩的结果怎么样了呢?农村来的那位,又回到了农村,当起了村里的一个小干部;而省城的那位,自己办了一个网络游戏代练公司,业余时间还倒腾iphone,可以算是开始创业了。
这里有个小插曲,大学里有社交圈的大家都知道,省城来的班干部自然是社交圈里的中心。结果在有一年评定奖学金的时候,因为社交圈的原因,班干部的女朋友被评上了,而来自农村的那个落选了。当然奖学金就几百块钱,对于不同学生的意义是不同的。你可以用这些钱买个包包、买几件化妆品,你也可以把这些钱当成两三个月的生活费。
说到这里,我们今天就要讨论一下,寒门是不是还能出贵子。或者换个说法,如果你穷你还能不能读研究生?
中国的考试制度一直是保证寒门学子向社会上层流动一个通道。这两年一直在说高考素质改革、自主招生。但社会上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反对的观点主要是破坏了寒门学子向上层的流动。
高考的*5特点就是公平,所以不论你的出身如何,只要好好学,就能有成为精英的可能。历史上曾有朝代,比如北宋,科举的学生必须是寒门子弟,而朝廷官员的子女不允许参加科举,这就是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起点。新中国从1977开始恢复高考,到1996年取消统一分配之前,“保证寒门弟子向上层流动通道”这一点一直做得很好,甚至一度成为保障制度。
但是1996年之后,学校开始扩招,国家取消统一分配,就坏菜了。从这开始,高考就不是上升的保证制度了,而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淘汰制”。而且这种淘汰制评价的不是你一个人,而是你的整个家庭,甚至你家庭往上好几代。
很好理解,如果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你连孩子初中的数学你都办不了,谈何学习的方法和思路,这样如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样的教育环境,受过很好教育的家庭和文盲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程度肯定是不同的。更别说,这种差距累计几代,你再看?这还不包括教育差异带来的生活水平差异。
同时,接受教育的目的也改变了,不再是获得什么样的教育、得到什么样的知识、考上什么样的学校,而是储备知识、锻炼思维、进而增强能力上的优势,并将这种优势发展且扩大下去。
从《职场故事:寒门再难出贵子》这篇文章的例子中也能看出一丝味道:治国是刻苦努力学生的代表,在银行风控部门实习了6个月,甚至很长世间担任着领导的工作职能,但实习结束后留在银行的名额居然没有给他,而且他的直属上级居然一句挽留的话都没有。而反观小胖,为人谦虚、明理,小胖的爸爸也用自己是商人的身份和银行里的人打成了一片,这都是为了能让小胖留在银行。结果,小胖没花什么功夫就留下了。
寒门大学生的问题
现在城市里的大学生没体会过农村大学生的苦,所以总是不理解农村大学生拼了命也要考一个好大学的动机,颇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感觉。最近在谈论衡水超级中学这个事件的时候,有种声音说这样的教育是“变态”,但我想说的是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只能说明你的人生不够“变态”。
在西北上大学的时候,宿舍里有一个河南籍的考生。他高中拼命似得学了三年,高考考了一个不错的成绩,在很多地方都够上重点了。但那个学校在河南招生的时候由于是外省学校,所以只能算二本。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过来了,据说是因为不想再受高三的苦。
一个寒门能够出个大学生是非常非常非常不容易的。除了从小接受着最差的教育资源和最差的教学环境外,还有接受身心上的长期折磨,才能走上别人眼里很轻松就开始的大学之路。好单位永远和他们无关,更别提需要关系才能进入的企业。进入大城市,他们买不了房、没有朋友、没有依靠、子女没有保障,但回到农村,又得回到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从寒门考上大学来到大城市的人,通常拥有这些问题:
1、见识不够
见识现在不仅是社会竞争中的“软实力”,更是融入社会的门槛。在工作上,*8进的知识技能你不懂、*8进的工具你不懂,甚至同事们在谈论什么你也不懂。在生活上,这就更普遍了,没有见识你就无法融入整个社会和各种圈子。有多少人每天“单位——家”两点一线地活着?
见识不够,上了大学就会觉得什么都很新鲜,注意力就会被花花世界分散,参加社团活动、恋爱、兼职、支教、运动、兴趣爱好等等,这些一拥而上,很容易就从学霸变成了学渣。有过调查显示,进入大学后“堕落”得最多的正是这些以往是绝对学霸的寒门学子。
或者会走入另外一个极端,好胜心过强,往往给人过于强势和很有威胁的感觉。这会直接影响人际交往,身边的人都不太喜欢和愿意接近他们,又因为自身物质条件一般,所以对身边的人好处不多,不象条件好的人可以请客送礼,润滑周边。这是典型缺乏资源、任何事情都想通过自己个人的努力解决一样。但效果大都适得其反。
2、短视
《职场故事: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故事里,原本有希望进入银行做风控经理的治国为什么被上级PASS掉?原来是风控老总说又一次看见治国把接待用烟往口袋里塞了两盒,这事让他彻底的否定了治国。治国觉得有那么多中华,父亲抽烟,不经意拿几盒给父亲,让父亲抽一下好烟,本来就是接待的,没什么关系。但是就是治国的这份孝心,让治国的形象在他们老总那里大打折扣,也是因为这个让治国没有了机会。
这就是寒门学子的另外一个*5短板——短视,经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诱导而误入歧途。
这里我不是要歧视任何人,但纵观中国历史,无论是从古到今乃至现代,但凡是寒门出身日后出人头地当了大官的,那他贪污的可能性要大了很多。少年的经历可能会成为一个人的创伤,沉淀在潜意识里。这样当日后的生活形成巨大反差之时,就会终生放出信号,产生强烈的心理动力。
比较一下马英九和陈水扁。为什么陈水扁会狂贪?因为他是三代三级佃农之家,就是赤贫户的意思,而马英九呢?公务员家庭,没有吃喝不足的问题。为什么董建华从来没有贪污之说,因为他从小太有钱了,他的潜意识是把钱不当钱使,所以,他没有冒杀头风险去贪污的心理动力。你看那些官宦子弟,捞钱也会的,但大多数不是很急的,一般是利用有利条件做生意,慢慢捞钱,很少有直接贪污受贿发财的。有句俗话说得好“寒门出孝子,极贫出贪官”,正是如此。
3、心态问题
自卑心态是很多寒门学子在社会上都会产生的心态。说直白一点就是在感觉到生活上的差异变化后,心理会变得很脆弱。如果再遇到一些波折的话,那心态就会变得不平衡,对世界产生厌恶感。
说直白一点,这是一种典型的“loser”心态,不想着自己去改造自身适应社会,而想着让整个社会都去适应自己。说白了就是社会经验少,心理承受能力差。
说到这里,当然也有很多人说,寒门也能出贵子,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要你做好准备,那一定会等到机遇来到的那一天。我也承认,现在有不少社会上的成功人士都是通过自己你的努力成为了社会顶层,比如马云、比如李嘉诚。但我要说的是那些人的成功与否你能学到也就是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出了这些之外,先通过这些成功人士的故事自我慰藉,或者模仿他们,后者用这个当做心理安慰甚至狡辩自己现实不如意的的态度,会让你过的更失败。
纵观这些人,每个成功的人都离不开当初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社会发展基于,和个人机遇作为强力辅助形成了这是优秀人物的人生辉煌。而且你观察他们的经历就会发现,他们选择的都是当时市场最乱、机会最多的行业。
而现在这种行业几乎已经没有了,起码我所了解的金融行业不是这样。比如很多银行招聘现在更关注的是员工的大客户经营能力、产品销售能力和关系网,而寒门学子最为擅长的学习成绩,已经基本没什么人在乎了。
那就金融行业来说,寒门学子还有未来么?还能获得很好的发展机会么?很难,但不是没有希望。
1、一定要务实
很多杨元元这样的悲剧就是因为不务实。
这里不是鼓励大家放弃目标、放弃顶点、给自己一个得过且过的人生,而是希望大家不要陷入自我的固执当中。比如你现在是一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你面临去读研还是去工作的选择。这时的情况是你家里没钱支撑你去读研,但你又不想放弃,而工作会让你的迅速解决个人乃至家庭的生活问题,但会离你个人的目标和起点更远。
你会怎么选择?
正确的道路是一边工作,一边考研,或者是工作一段时间再去考,给自己读研有一个经济上的缓冲。如果考研不顺,就应该在短时间内不要再考虑读研的事。我身边就有一个相似的例子:这个人是上海本地人,家庭情况也还算不错,但无奈只上了一个专科,但他一边工作一边读自考,现在生活也还算不错。
务实还包括一点,就是认识到你自己的问题。寒门学子进入社会,身上肯定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的,有时候最最痛苦的是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2、坚持下去
很多时候,坚持并不是因为我们喜欢,而是我们别无选择。所以请一定坚持下去。
坚持打拼,坚持对自己的信心。你们没有俊朗的外形、没有深厚的家庭背景、没有拿得出手的才艺、没有翩翩的交际风度、没有创业的起始资金,甚至没有女孩子喜欢……但你们能和城市里的优秀人才处于一个战场和一个起跑线,你们就很了不起了。
寒门子弟*5的优势就是坚持。
3、光有学历差得远,一定要有敲门砖
知识能不能改变命运?可以,也不可以。
现在寒门学子大部分都是靠一纸学历打天下,但仅有学历可以改变命运吗?而且金融财务行业这两年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发展好、收入高”,所以不难相信这里面会聚集着相对更多的寒门学子。
对于金融行业的毕业生来说,只有学历你没法和有学历还有关系的人去竞争的。所以你必须要有“敲门砖”。
敲门砖可以是一种别人没有的能力,或者是别人不具备的技术。如果寒门的你很不幸和本人一样,读的正是无比悲催的法学、经济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文科专业且已经毕业,那就劝你和我一样,要么下班后自学技术,要么找个培训机构,认真踏实地去学一门技术。
而在金融财务领域,敲门砖还可以是一张证书。
在金融财务从业领域里最基本的就是各种从业证书,这是很多行业从事的门槛。而更高级的证书,比如CFA(注册金融分析师)、CPA(注册会计师)、CMA(注册管理会计师)、FRM(金融风险管理师)等等,有这其中的几张,虽然不能完全弥补其他能力和资源的差距,但还是可以让你起点更高一点。
高顿网校的一位负责人和我这样说道:“考证已经成为很多学生摆脱寒门的一大跳板。在金融行业,拥有这些证书的确对进入行业和职业起点来说,都有不小的作用。而在薪酬方面,CFA、CPA、CMA、FRM这些证书的持证者收入比普通员工要更高。而且通过这些证书,进入金融财务公司管理层的可能性更高。”
我想以一个段子结束这篇文章:每个人都想拥有《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里那样舒适恬静的生活,但你知道那样的生活要花多少钱么?有网友算过,他们家的资产可能有数千万,大头儿子真的是个富二代。
高顿网校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
【ACCA微课堂】第8讲—解读法律解释及人权 高顿教育 2021-04-27 09:03:44
-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CFA就业方向了! 高顿教育 2018-11-03 11:34:33
-
大学里有一堆可以考的证书,然而千万别考这些含金量不高的证书 高顿教育 2018-08-28 18:29:23
-
访问英国,随行企业家们有什么看点? 高顿教育 2017-11-08 11:27:14
-
会计师事务所的小白们,*9次实习该注意什么? 高顿教育 2017-02-16 14:3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