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互联网行业的大戏高潮不断,先后有三位被业界捧红的创业者被众多专业人士“吊打”、”扒皮“,几乎被扒了个干干净净。他们分别是PPT造车黄修源、一天卖光几个洋葱主产地的一亩田和老板假装哈佛本科生的云势链。
  很多人对他们的事迹还不是很了解,这里引用媒体的说法补充一下。
  先看游侠汽车黄修源,腾讯援引曾经的特斯拉中国区第三号员工浦洋的话说,游侠仅仅是将特斯拉的空气减震器换成了两个弹簧大柱子,直接使用了特斯拉的底盘,而游侠则向腾讯科技解释称,游侠并不是完全重新去设计一个底盘,而是在特斯拉底盘的基础上进行逆向分析,然后再做出一些调整。潜台词中也就是说,拆了一台特斯拉、做了一个PPT、开了一场发布会,中国的*9台互联网汽车就要出炉了,领先美帝100年。
  再看邓锦宏的一亩田,为了体现出强大的流水也是蛮拼的。还是腾讯科技,报道称在一亩田的PC端网站,出现诸如刘老板采购了999.999吨毛桃的数据,更有李老板购买107万吨洋葱的订单,这几乎一次买光了洋葱产地西昌3年多的产量。
  最后就是云视链的余证济苍。云视链的技术、业务和模式抄袭谁的不是特别重要,但此前一直被爆炒的哈佛本科生回国创业在被“扒皮”后俨然成为了一个笑话。
  虽然不太赞同以其他媒体和评论人使用的“无耻“这个词来形容他们,因为说这样的话可能会被游侠告上法庭。但在让我感觉到反感的互联网浪潮中出现这样的案例,真的是毫不意外。
  因为他们之前的成功者,太多、太耀眼。
  创新不该只是破坏,更应该是重建
  对于每每互联网上的所谓创新,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会*9时间打上问号,尤其是众多的人热捧的时候。
  当游侠这样的创业项目被“扒皮”后,我*9时间想到的就是Uber。虽然Uber的确是做了一些事的,也为很多人提供了方便,但从骨子里来说,Uber和游侠、和一亩田、和云视链没什么不同。
  他们都是不太合格的创新者。
  记得几个月前,雕爷的一篇文章在朋友圈里刷了屏。讲Uber可以拿诺贝尔奖,因为它解决了人类从未解决的定价问题,是如此如此创新、如此如此颠覆、如此如此成功。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对文章的观点和Uber顶礼膜拜。比如Uber可以根据客流的大小即时计算出订单的价格高低,比如人少没什么生意的时候,你拼一单价格就比普通出租车低很多,相反你要是在客流很集中、叫车的人很多的时候叫Uber,那拼一单的价格就比普通出租车贵很多。也就是供需影响价格的浮动算法。
  但整篇文章看完后,越琢磨越觉得这种模式在哪里见过。仔细想想,飞机票不就是这么干的么?同样的一条线路,闲季打折可以低到百十来块,而票紧张的时候可以涨到一千多。这怎么成了Uber创造的经济学概念了?难道这些人没坐过飞机?没坐过飞机的话,拼Uber的人以前没坐过黑车?以文章中举的例子来说,下雨天Uber涨价,黑车不涨价?平时Uber司机为了抢生意降价,黑车司机就不降价?不打表的出租者司机就不降价?
  更有一些做互联网营销的出了不少文章符合这篇文章的观点,说让私家车价值重生,所以应该得诺贝尔。拜托,十字绣还让家庭妇女得到价值重生了呢,也没见谁提名要给十字绣产业或者十字绣发明者颁个诺贝尔奖。
  戏谑了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Uber们的所谓创新。
  Uber现在的模式和所谓的动态调价算法在全球范围内是新颖的,在交通出行领域是新颖的,但不能叫做创新。
  我们来看看创新。什么叫创新?就是创造一个全新的取代旧的,所以是一个创造和替换的过程,换言之就是破环和重建。这两步都完成了,才能算做是创新。如果只完成了创造,而没有完成替换,那只能算作是单纯的破坏。比如购物,电商算是创新,它们破坏掉了原有的购物秩序,但能用更好的方式去满足更大的体量需求。
  在交通运输领域,除了价格、技术这些因素外,最重要的还是需求满足的过程,因为无论任何国家对公共运输的体量都是非常大的,而且还不够。
  所以公共交通运输模式创新,除了在替换掉原有的东西之外,还需要用能满足相同体量的东西替换才行,也就是保持可持续性。比如出租车行业,制造低价很简单,但是怎么保持长时间的价格下降,在保持价格下降的同时还不能损害司机的欲望和司机群体的规模才是关键。
  但现在包括Uber在内的交通领域创新,却是在试图以一套未经证明的系统取代一个运行多年并且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系统。它的运力不足,不能覆盖真正出租车级别的需求,但却一直在用资本的力量将自己伪装成比出租车更为实惠的出行工具,一旦一个城市的出租车系统因Uber而崩溃,当Uber不再补贴的时候,将是公共交通的一场灾难。
  也就是说Uber现在毁灭了一个成熟的出租车体系,却没有真正能够替代它。
  再来看看最开始的那几个创业者,一亩田要颠覆农产品流通,但它的承载力和运力不足以实现对现有市场体量的支撑,所以真正的市场需求不找它,它只能靠刷流水维系;云视链要颠覆视频和广告,但它只出来一个“怪胎”;游侠连东西都没有。他们轻言要破坏掉的、现有的农产品流通、视频广告和汽车无一不是需要沉淀下去、做大规模工作和积累的产业。这些人也许破坏了,但没有创新。
  我们来想象一下,当出租车行业不再垄断、不再如现在一样封闭、像现在一样落后,那么Uber会是个什么样子。只有两种可能,出租车完全消失,市场完全由Uber这样的企业顶替。但他们永远没有办法100%满足市场需求,价格的动态算法会像杠杆一样越放越大。到那时候,公共交通系统会多一种除了和现在的出租车一样“脏、乱、差”外,还分化了贫富、沦为有钱人玩物的新交通形态。但如果Uber这些平台完全满足了市场需求呢?那么浮动定价还有意义么?企业还会给车辆补贴么?会不会私家车主需要反过来要向平台缴费?那是不是另外一个全新的出租车行业?
  所以说,Uber创新到最后,无非就是在前一种情况和后一种情况之间交替往复。对于普通人来说,仍然该打不到车仍然打不到车。你觉得现在Uber挺方便,是因为在出租车之外,你多了一种非主流的选择。但出租车被干掉,情况还会一样么?
  在经济学领域,其实Uber早有定论,是介于低端破坏和新市场破坏之间的破坏式创新,算一种伪创新,或者不完全的创新。低端破坏是指在现有的市场和价值网络内,以低成本的商业模式,通过吸引主流企业不看重的低端顾客的消费而发展壮大;新市场破坏并不会正面侵犯主流市场,而是与非消费者竞争,这些非消费者有对某类产品的需求,但是市场上的这类产品的价格往往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所以别再说什么Uber该拿诺贝尔,没得诺贝尔的人都给它定了性了。
  Uber更应该拿的是奥斯卡
  为什么说Uber更应该拿的是奥斯卡?因为Uber在拿出并不算特别创新的模式之外,通过扮演一种特定的角色,在市场宣传的地位上取得了成功,而且是非常成功。
  什么角色?观察之后你就会发现,Uber在国内,伴随它形象出现的词一般有这么两个:反垄断、受迫害。垄断指的是出租车的垄断,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出租车市场一直处于拍照分发的限额和管制模式,这里就催生出了“份子钱”这样的产物,甚至还有各种税费。Uber拼车完全是市场化的行为,人和人直接交易,不存在税费、份子钱,司机想干就干、不相干就拉倒。于是,Uber动了管理者的奶酪,被封杀,因为反垄断而成为了受迫害者。
  可以去搜索一下市场里各种议论Uber的文章,这种观点占据了绝大多数情况,甚至成为了互联网上的“政治正确”:你只要说一句Uber的不是,你就站在了互联网和创新的对立面,你就是站在了人民和市场的对立面,你就是垄断者的帮凶。
  这里我无意评判谁对谁错,或这种说法本身是不是正确。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另一点:为什么要贴标签?
  观察这些创新者和所谓的创新者,他们都被贴上了标签。比如在这个行业一诞生,你就是创新者、颠覆者,市场对这些人更多的关注点在于他是谁,而不是去研究它做了什么,他做的事本身有没有价值、有哪些价值。市场宣传大都也在遵循这个原则,比如黄修源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自己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身份,一亩田的创始人是百度出身、深谙互联网玩法,而云视链的就更直白,我就是哈佛的,我是来创业解放你们、改造你们的,你们不服啊?
  Uber创始人Kalanick也是一样,前两年见过很多描写他背景的文章,比如塑造他是有创新意识的“混蛋”、他从濒临破产到亿万富翁,他甚至还是安·兰德的信徒等等等等。Uber从开始被取缔到现在也有一段时间了,在消费者的心目中,被“迫害”的形象可谓是根深蒂固。但其实在全世界,Uber都是众矢之的,都在封杀和取缔。这里就不是税费、垄断这样的问题了,况且一直以来国家对出租车行业的补贴要远远大于税收,要说垄断也是出租车司机群体在垄断。在一些出租者高度竞争的市场,也有对Uber的封禁。
  一个人反对你,也许是对方的问题;全世界都在反对你,一定是你自己的问题。
  扮“被迫害者”扮除了战略思路和高度,Uber拿奥斯卡不亏。
  创新的成本一定是更大的
  说到互联网带来的创新问题,之前和高顿财经研究院的专家讨论的时候,我们从创业一路说到了互联网金融。通过再度审视创新,大家认为,创新一定要比保持现状的成本更大,无论在什么行业。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了很多人这样的错觉——做一件事很轻松、颠覆一件事更轻松。组上三五个人,有个做技术的、有个做文案的、有个搞宣传的,就能颠覆一个行业,对了还需要一个做PPT的。游侠至今不过几十人,却要颠覆几百万人、以十亿为单位估算投资的的产业;做电商的没有物流、冷链,做电子的不懂技术,做机械的不懂研究,拼拼改改就谈颠覆。
  Uber呢?司机为什么会被重生?为什么能让司机的价值重新利用起来?因为它们就是黑车啊,不交税、没有门槛、没有管理、没有培训,甚至强制的保险也不用缴,可不就简单了,和开车练摊无异。但借着互联网,这些人被迅速传播开来,再加上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理解知之甚少,做手机的不知道背后的元器件供应需要怎么组织、做app的不知道背后的市场怎么运作,只要上了网就能颠覆一切。
  这种现象在互联网金融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国家这两年鼓励金融创新,但操作了这么久,反倒是一些打着互联网金融名号、干着放高利贷活的人成了主力,比如P2P。高利贷搬到网上,一键放款,一键收款,看似创新了。但高利贷还是高利贷,风险更大了,只不过创新起来无视了这些而已。
  正常的情况下,创新的成本一定要比保持现状高。你要颠覆和突破就意味着一定要比前人做得好,一定要有更专业的方法和更雄厚的积累,最起码还要达到和以前一样的效果和规模,如果达不到就要想到替代、过渡的方案,而不是破坏完了就撒手不管。更不应该在创新还未做好之时,就给自己贴上标签、打上记号、安排一种身份,一种不能被侵犯的、神圣的标签、记号与身份,在破坏已成、创新未尽之时,用这些标签与身份掩盖以前吹过的牛B。
  写到最后,想起这么个事儿,国内鼓吹互联网创新鼓吹得越激烈的,一般自己的企业做得越差。大家可以遵循这个点去搜索搜索创业者,对号入座。
  ▎本文作者Lee,来源高顿网校,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gaoduneclass。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
  欢迎关注微信号高顿网校(gaoduneclass),满满的会计实务干货,免费网课随心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