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扶贫资金未用于扶贫,公众*9时间生出的疑问,无疑就是这些钱到底去哪儿了。审计报告显示,主要是两种情况,一是闲置或损失浪费,二是虚报冒领或违规使用。前者涉嫌失职渎职,后者性质更严重,有些单位和个人虚报冒领或骗取套取扶贫资金时,采取了伪造合同、编造到户补贴发放表、重复申报、假发票入账等手段,存在违规甚至违法的问题。
一边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嗷嗷待哺,一边却是大把的扶贫资金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甚至成为某些人觊觎的唐僧肉,令人震惊,也令人愤怒。闲置的资金,必须立即盘活起来;冒领和挪用的,必须及时追回。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究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当然是必须的;但违规违法者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惩,却是公众最期待的。
从2003年起,国家审计署每年都会掀起强大的审计风暴,审计出的问题往往也令人触目惊心。公众对此充满了期待,认为终于要对各种丑陋现象下猛药了。但毋庸讳言,有的审计风暴却往往是以“风暴”轰轰烈烈开始,以“和风细雨”静悄悄地结束。某些审计出的问题,或轻描淡写处理一下,或干脆不了了之。而公众“审计风暴之后需要问责风暴”、“既要严审计,更要严问责”的呼声,却常被有意无意忽略。
那么,扶贫资金领域审计出的严重问题,又将如何处理呢?据悉,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地方已追回资金1422万元,收回闲置资金6981万元。不知随后还没有进一步的责任追究?公布审计报告不是“审计风暴”的终点,“10亿扶贫资金未用于扶贫”更需要“问责风暴”,让违规违法者付出代价。“既要严审计,更要严问责”今后能否形成新常态?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人民网;作者:乔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