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上班,就听说刚来一个月的应届生S辞职了。回想S工作的这一个月,同事小心翼翼地问我:“怎么刚来就走了呢?是不是给她布置的工作量太多了?可是不该啊……我刚来的时候活比她多一倍。”
在企业中,年轻的员工始终都是离职率比较高的那一群人。因为他们刚毕业,选择的机会还有很多,加上本身的经验问题,去哪家公司拿的薪水都差不多,既然这一家做得不高兴,大不了换一家,说不定还能遇到更好的环境、更高的工资。
但是这只是年轻员工们离职时的心态,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想要跳槽,甚至频繁跳槽的呢?高顿研究院在针对当下年轻人的就业分析报告中,调查并总结了除工资之外,还有这些让以90后为主的年轻员工们待不下去的理由——
[*{1}*]:价值观不同、没有同类
人和公司本身也有适应性,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公司和岗位,错误的配对就像是非真爱的两个人在每天的相处之下小吵大吵轮番上演,最后过不下去决定“分手”。
职场中,年轻人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的时候,就会毅然决然地去寻找自己的“真爱”,比如活泼外向的年轻人呆在了流水线一般的岗位上;内向的员工被放进了营销部门。价值观不匹配、兴趣点不相同、能力和需求不吻合,还怎么好好工作?
NO.2:每天吹牛,不见有实际举措
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很喜欢给一个范围,比如薪酬范围、加薪范围,没什么社会经验的年轻人们欣喜地以为自己属于*6档,可是事实上在企业给你的定位里,你排在最低档。当然其实这也算不错了,因为有更糟糕的公司连最低档都达不到。
他们喜欢每天吹牛,“2017年要上市了”“下个月有B轮融资了”“马上要并购谁谁谁家了”,你满怀期待,等了一年,不见动作,再听领导们对新新人们吹嘘,上市时间从2017年改成了2018年,融资从B轮到了C轮……年轻人们被忽悠了那么久,还会听信你们装逼吗?

 
NO.3:动不动就被贴上标签
且不说90后,连85后这类不算年轻的年轻员工都会因为各种情况被领导们贴上标签。动不动就是“你们这些90后/85后……”
事实上,在年轻员工们看来,大家生活的时代、环境各不相同,对世界、事务和工作的看法有所差异是非常正常的,为什么非要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给员工们贴上一个个标签?
要知道,当下的人才市场不同从前,企业可以选择员工,可是员工也有选择企业的权利,面对这种容易被贴标签的领导和公司,年轻员工们只会感觉到不受尊重,又有谁愿意久留呢?
NO.4:在“爱”的名义下,要员工不求利益地付出
以互联网企业为主,总是用“梦想”“热爱”来鼓吹员工为自己效力,*4每天都能加班到九、十点回家,双休日也别休息了在家办公,有突发状况随叫随到……可是工资却给得少得可怜,一旦员工要求加班费或者加薪,就以“太计较福利”“不懂得奉献”为理由搪塞。
可是作为一名员工,辛苦读书十几年,期间还考各种各样的证书,从广泛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商务英语、各种小语种等,到专业的编程、设计、银行从业、CFA、FRM、ACCA、USCPA、CMA等……哪一样不是要花时间花精力花钱投入其中的,公司一句“奉献”就能坐享其成一名员工的能力和其背后的价值,这根本就已经违背了市场的准则,还何谈留住员工?
真当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圣母玛丽苏,舍己为人吗?
NO.5:领导没有魅力值
年轻人多半桀骜,但也单纯,他们会佩服那些工作上有能力、有魄力、有魅力的领导,也会下意识排斥那些和稀泥、搞小团队、无能的上司。因为刚进入工作的他们一般都怀揣着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待,而这种期待往往是正面的、积极的,他们唯有跟着前一种领导,才能获得达成期待的可能。但凡有点脑子的年轻人,都不会想要和后者同流合污的。
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对工作的要求并不高,也不算复杂,除了上述几件事之外,如果企业还能做到不要每天加班;不要把会议都安排在下班后,变成了变相加班;领导不要总是瞎逼逼,吹一些自己都不行的牛逼,就差不多了。
毕竟职场又不是蹦蹦床,谁乐意一刻不停地跳来跳去。

 
▎本文作者兰桥,来源高顿网校。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高顿网校”(gaoduneclass),满满的会计实务干货,免费网课随心听。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