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审计也要“回头看”根治“屡审屡犯”
26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201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多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到,每年审议审计报告都会发现“屡审屡犯”,建议审计也要“回头看”,加大跟踪核查审计整改的力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邓秀新说,“每年听审计报告,都感觉很全面,同时也感觉问题很多,假发票、小官贪腐、挪用资金的、资金没有花出去的,类型好像都差不多。如果年年都审出同一类问题,是不是要审视一下制度设计里有没有问题,要考虑如何解决”。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杜黎明也表示,近年来审计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但每年审计发现的问题依然较多,有的问题“屡审屡犯”,长期得不到整改。“为此建议,审计部门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应当对审计处理决定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核查”,他说,“我也注意到,审计部门向人大常委会报告的审计整改情况,主要是根据问题单位反馈的整改情况汇总而成的,缺乏审计部门直接对整改问题的跟踪核实。因此,建议审计部门能否每年选择一些重点问题、重大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核查。同时对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应列明细清单,包括问题单位、违法违规事项及原因、涉及资金额度甚至责任人员等,依法向社会公开,形成震慑,确保整改落到实处”。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则提出,“现在审计反映出来的问题不是个别的,是普遍性的,为什么存在普遍性的违规现象?是规矩本身有问题?还是法不责众?像我们的医疗保险基金,媒体曾报道过某省乡镇卫生院请农民吃饭去住院,因为现行政策规定只有住院才能报销,医院通过住院来套取医保基金,这就说明我们的制度应当改进。因此,除了一般合规审计外,能不能检查一下我们有些规定是不是也存在问题,督促一些制度的完善,让国务院反馈审计报告的处理情况也能够评估一下现行政策到底有什么问题,希望引起重视”。
此外,邓秀新委员还提出了“过度审计”问题,“在基层现出现有过度审计的情况,个别项目三年内审了四次。甲部门说是项目主管,要审;乙部门说是负责资金管理,要审;丙部门说党政关系在我,我这儿也要审。审得科研人员头都大了,审的问题就那几个”,他说,“我就在想,是不是以后审计部门谁先审谁负责,以后只要这个项目已经审过了的,后面你就认这个结论。如果相互不认,那只能是各部门审计标准不一样或者说评判不一样,才会出现我不信任你,你不信任我,苦的是基层,希望审计署能够多关注这个事情。”
本文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