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差异比较研究
来源:
高顿
2017-05-05
从2013年1月1日起,我国事业单位开始实施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这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新旅程的起点,也是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7年我国就已经颁布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虽然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都是根据《会计法》制定的,二者在会计基础理论方面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事业单位主要使用财政资金,并以非盈利为目的,其会计准则与企业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将对事业单位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作一比较分析。
一、会计核算基础不同
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行业事业单位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具体范围另有规定。因为以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支出,虽然可以正确反映事业单位资金的“收”与“支”,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但不能为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不能充分反映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相关成本,也不利于构建有效的事业单位内部激励机制。所以为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和政府会计体系改革,一部分事业单位逐步走向了市场,成本核算显得非常必要,如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的核算。而采用权责发生制是进行成本核算的先决条件,新准则允许事业单位在部分业务和行业中运用权责发生制,对于提高这些单位的管理水平,降低行政成本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可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势在必行。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同
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都规定了内容基本一致,只是文字表述和排列顺序略有差异的六条要求,分别是:可靠性、完整性、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可理解性。其差别主要在于企业会计准则增加了谨慎性(即稳健性)和实质重于形式要求,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没有提及这二个要求。
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就是赚钱,同时也要强调对风险的控制,因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即风险,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以谨慎性要求来作出职业判断,以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从而有效控制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因此,谨慎性要求成为企业会计核算中特别重要的一条要求。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需强调谨慎性要求,这是由于因为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所需要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财政拨款,对市场依赖性不大,同时事业单位的经营风险较小,因此没必要突出强调谨慎性要求。但是,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部分有经营业务的事业单位将在市场竞争意识、成本效益观念等方面与企业逐渐趋同。这种情况下,这些事业单位将和企业一样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也需要用谨慎性要求进行会计核算以控制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保证财务安全。
三、会计要素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基本要素。考虑到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行业事业单位,经营业务较多,其会计要素则应以“费用”替代“支出”,所以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费用)五大要素。
(一)资产要素
企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事业单位的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二个定义中的几字之差有何区别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主要适用于国有事业单位,这些单位的资产主要是由政府财政资金投资形成的,单位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处置权也受到很大限制,因而事业单位的资产定义为“占有或使用”而不是“拥有或控制”。同时企业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对资产的分类也有着较大的差别。企业会计准则按照流动性把资产区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六类。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则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类。按国家相关规定,事业单位也可以将自有暂时闲置的资产进行对外投资。在会计核算上事业单位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并一律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核算,符合了简化原则。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要复杂许多,对外投资分别属于金融资产、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股权投资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二种后续核算方法。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差异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由财政部门在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事业单位绝大多数采用收付实现制,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因此事业单位的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均在发生时直接列入当期支出,也不用设“递延资产”类科目核算。
(二)负债要素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大类。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事业单位的负债也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和净资产要素
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来源包括投资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净资产是指事业单位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包括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由于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组织,不存在资产权益的归属问题,出资者通常不要求取得回报,因而不适宜用“所有者权益”这一与企业会计相同的提法,所以采用了“净资产”这个名称。但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净资产”与企业会计中的“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都等于资产减去负债,两者并没有实质性上的差别,因而企业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这一差异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四)收入要素
由于各自单位性质的不同,企业和事业单位在收入的定义上虽有所类似,但还是有着较大的不同。企业会计中的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而事业会计中的收入则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五)费用和支出要素
企业会计准则设置了“费用”要素,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设置了“支出(费用)”要素,在定义上,有所类似也有所不同。企业会计对费用的定义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而事业单位会计对支出(费用)的定义则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包括事业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六)利润要素
企业会计准则专门设置了“利润”要素,并有专门的章节用于规范企业利润的核算。而事业单位虽然收入-支出=结余,反映了一定期间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结果,与利润的实质差别并不大。但由于事业单位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因而没有单独设置“结余”这一会计要素。未来随着一些事业单位的逐渐“企业化”,也需要反映其自身的盈利状况,事业单位可通过结余及结余分配科目对其进行相应的反映和核算。
四、会计计量属性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的计量一般采用历史成本,如果能保证会计要素的金额能够取得并且可靠计量,也可以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进行计量。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5变化之一就是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会计实务中的大量应用。而事业单位,基本上沿用了历史成本计量方式,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实质上只规定了历史成本一种计量属性。从这一点规定上看,事业单位要比企业的会计计量属性单一,更加遵循了历史成本的计量原则。
五、财务会计报告不同
(一)会计报表的组成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或者收入费用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新增)。总体来看,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与企业的主要区别是不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但要编制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和类似于企业利润表的收入支出表。
(二)会计报表的结构不同
以资产负债表为例:企业会计准则中是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设置的,资产项目列示在报表的左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列示在报表的右方,最终使资产负债表左右两方平衡。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表按照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分类列示,左方为资产部类(包括资产和支出),右方为负债部类(包括负债、净资产和收入),最终“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除此之外,两个会计准则在会计报表的编列方式、编制会计报表的各项要求等方面总体一致,只不过在某些具体内容上还略有差别。
由于事业单位和企业面临的内外部会计环境差异较大,会计信息使用者也有很大的不同,事业单位和企业会计准则存在区别是必然的。对现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促进事业单位与企业更好地发展。
版权声明:本条内容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为一个月。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其他人还搜了
热门推荐
-
从《职工薪酬》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看养老金会计 2019-05-13
-
“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 2019-05-10
-
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空间的遏制作用 2019-05-10
-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分析和比较 2019-05-10
-
资产处理在税法与会计准则中的比较 2019-05-10
-
新会计准则下银行贷款业务会计核算的变化 2019-05-10
-
新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2019-05-10
-
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 2019-05-10
-
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区别 2019-05-10
-
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 2019-05-10
-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2019-05-10
-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空间的影响 2019-05-10
-
新会计准则对于实质和形式的处理 2019-05-10
-
新会计准则对我国市场信息披露的影响 2019-05-10
-
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 2019-05-10
-
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 2019-05-10
-
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对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研究 2019-05-10
-
新会计准则中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变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2019-05-10
-
三大会计准则她已get仍需财务全局观 2018-06-08
-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2017-08-01
-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研究 2017-08-01
-
对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的相关思考 2017-08-01
-
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2017-08-01
-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17-08-01
-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2017-07-31
-
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探讨 2017-07-31
-
提高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质量 2017-07-31
-
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 2017-07-31
-
现代会计准则下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2017-07-26
-
新会计准则对财务统计核算工作的影响 2017-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