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辩证关系

来源: 高顿 2017-05-24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意义
  内部控制,根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中的定义显示,内部审计主要是在组织的内部为了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安全,提高国家遵循的法规与法律,直线组织内部的管理目标,有效的提高组织运营的效果和速率从而采取的各种程序以及政策。这里的内部控制也包括风险的管理、信息与沟通、监督管理、控制活动以及控制环境的掌握这五个主要的因素。
  内部审计主要是用来说明一种客观独立的确认以及咨询的活动,并且其目标在于改善企业的经营效果以及增加自身企业的价值。内部审计通过自身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法,对于风险的控制、治理以及管理整个过程进行改善,通过这些方面的促进从而帮助企业有效的实现其自身的目标。
  合理的控制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保证有效健全的内部控制能够为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做一个坚实的后盾,在这一保障之下,有效的促进组织内部设定的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是通过对审查的被审计单位之中的内部控制中所展现的有效性、健全性以及适当性,有效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活动的不断完善与优化。
  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内部审计是监督内部控制主要的手段
  内部审计是评价与监督组织内部控制中主要的手段。目前我国内部主要的审计业务包括经济效益的审计、特殊性目的专项的审计、经济责任的审计以及财务收支方面的审计等等,根据各方对于内部审计最新的定义来看,整个组织中最新的发展趋势主要是风险管理的审计与风险的评估、价值化的增值性审计等等是国内部的审计模式等等。不管是通过哪一种模式的内部审计业务,都是必须通过评价以及审查组织内部的控制制度的执行以及建立状况,并且根据这个确定出审计的重点以及审计的具体范围。所以,对于内部审计来说是对审计控制体系执行和建立的情况一种监督模式,也是评价和监督组织的内部控制主要的手段,也是对于内部控制一种控制模式。
  (二)内部审计中主要的对象是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对于内部控制中的审查主要从无个方面入手进行。首先是风险管理的审查重点,这一模式能够引起风险发生内外两方面的因素以及风险预计以及可能发生所带来的后果,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以及抗风险能力的评估,并且根据其效果和具体方法进行监控;其二是控制活动中的审查重点,在这之中对于会计整个系统的控制、财产保护的审查重点、运营分析等方面的控制重点等方面的重点程度的把握;其三是监督审查的重点,主要包括内部监督机制设置的状况、内部监督的组织安排以及内部监督活动的整体实施情况等等;其四是信息和沟通审查方面的重点;最后是内部控制环境审查等的重点。
  三、完善内部审计强化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设置内部控制中单独的立项审查制度
  现在多数的内部审计没有深入的进入经营风险管理的领域,没有将内部审计的作用在组织中充分的发挥出来。企业中的内部审计应该把内部控制的评价和监督当做实际工作中的重点,分别设置立项的管理,合理衡量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的发挥,并且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实际工作中寻求内部控制的风险处以及薄弱点提出相关的强化意见,化解并且强化组织所面临的风险,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运营能力。
  (二)对内审机构施行有效的定位模式
  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应该适用于国内与国际上形式的不断变化,建立出高校的内部审计的组织,营造出一个优良的审计氛围,并且进一步的加强内部审计权威性以及独立性的设置,充分的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对于内部审计的观念应该从财务的收支逐渐向财务报告的内部审计控制方面转化、从事后的审计向全过程的审计工作转变并且从经营管理层的业务导向型审计逐渐向战略层次的导向审计转换,做好企业内部各个方面的监督工作,充分的发挥出内部审计所具有的免疫功能以及预防性的作用,根据企业内部的经营组织的战略,为企业增加其服务的价值质量
  (三)加强内部审计的建设
  对于现在内部审计人员来说,需要结合相应的内部审计发展的组织与动态的现状,对于业务的培训相应的展开练习,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通过不断的训练,不断的加强其工作的技能以及其他相关的专业能力.对于培训来讲,有许多不同的途径能够实现,对于相关涉及到的大中型的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重要的内审人员也可以通过正式的课程培训来训练其专业素质.对于小型的组织来讲,内部审计人员更加要注意懂啊自身的专业素养问题,其自己应该采取主动的形式寻求外部的培训联系,另外让内部审计人员能够通过职业性的专业考核也是先关培训的一种重要形式。

严选名师 全流程服务

高顿教育 > 财务培训资讯 > 财务人员专题